張慰苗高興地展示他近幾年獲得的榮譽。
在竹山縣工商界有這樣一位殘疾農民企業家,他從“當小工”起步,到建筑建材公司項目負責人,再到“慈善”經理。他雖是位二級重度肢體殘疾人,但他身殘志不殘,用行動改變人生,用愛心幫助人,用真情回饋社會,書寫了不凡的人生。他就是竹山縣傳奇人物——縣政協委員、縣工商聯副主席、竹山浙江商會付會長兼秘書長張慰苗。
行仗義喜結良緣
1965年,張慰苗出生在浙江東陽市大聯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就懂得了做人要有頑勁,有志者事竟成。1987年,高中畢業后,他就回家務農了。一天繁重勞動之后,晚上在豆大的煤油燈光下,他堅持看書、寫日記,堅信知識是前進的階梯。他對勞動一天所換得的食不果腹很不甘心,19歲那年,他便組織同村的幾個工友一起出門自已打江山創業,廣東、上海、湖北等地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在那時,他對同村的幾位工友呵護有加,并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不管是誰家里有急事難事,他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大力幫助。他的助人為樂的行動,早被一個工友的妹妹杜規丹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并萌生了愛慕之情,張慰苗對這個如花似玉的杜規丹更是一見傾心。一來二往,他倆由相識到相愛。1990年,他倆喜結良緣,結為百年之好。
在采訪中,杜規丹對記者說:“我就是看上他的善良、聰明,將來肯定有出息?!笨蓮埼棵缯f:“要不是她,我完蛋了,我們結婚沒幾年,我就出車禍了,使我由一個帥小伙變成了殘疾人,到現在我還一走一拐呢?!?/P>
遭意外終身致殘
滿臉笑容、精神煥發、樂觀向上……5月13日,記者見到現任竹山弘建設備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慰苗時,怎么也不敢相信他是位肢殘人。在熱乎乎的工地上,45歲的張慰苗講述了過去的坎坷經歷。 1990年8月,張慰苗帶著妻子杜規丹,千里迢迢從浙江來到竹山創業,開始與人合伙建立了室內裝飾裝潢工程隊,靠誠實守信、質量過硬贏得了良好的口碑,1993年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建材公司。
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亙禍福。1995年,一次驟不及防的車禍險些要了他的命,導致張慰苗左半邊身體殘疾。他醒來時,發現一條左胳膊已不能動彈。面對偷偷哭泣的妻子,聽到幼小兒子的哭聲,一向生龍活虎的張慰苗蔫了。就在他絕望的時候,縣政協、縣工商聯來人了,送來了慰問金,還幫助解決10萬元貸款。打那時起,張慰苗又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鼓足了治病的勇氣。20多來,在十堰、武漢、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了20多次手術,雖然渾身疼痛難忍,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傷痛。面對不幸,張慰苗并未放棄自己剛剛開辦的公司。有一次,他正在十堰的醫院進行第2次手術,血一直止不住。此時,他接到竹山一個客戶電話,稱發現他的產品有質量問題。面對醫生和親人的阻擋,張慰苗執意連夜趕去。當客戶看著他鮮血直流的手臂時,感動不已,同意繼續合作。后來,他的企業越做越大,年產值近千萬元。2010年,隨著潘口水電站、谷竹高速路相繼開工建設,他又成立了“弘建設備租賃有限公司”,專營工程建設、建筑施工、設備出租等業務 。
重慈善慷慨解囊
張慰苗出院后,一邊打點公司經營,一邊做慈善事業,回報社會。他說:“我是放不下農村那些孩子們?!?BR> 2000年,張慰苗了解到貧困山區許多孩子因為缺錢而上不起學時,便主動向山區孩子伸出援助之手。
玲玲是他資助的第一個女孩。玲玲的父親在一起車禍中落下了嚴重殘疾,生活不能自理。五年級時,100元錢的學費交不起,面臨綴學。張慰苗便主動提出負責玲玲的學費,并幫助玲玲完成學業。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一幫就是10年。
此后,她又資助了4名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在家的山區孩子,一直到他們高中畢業。
他雖算不上很富有,可他投身光彩事業感恩行動、身殘不忘助殘的實例真是不勝枚舉:對竹山城關聾啞特殊學校,每年堅持捐獻2000元;對麻家渡營盤河村困難戶劉齊坤實行5年期承包幫扶,每年資助3000元;樓臺鄉文物古跡修復他一次捐資3萬元;得勝鎮一農戶損毀住房,他捐贈水泥30噸;潘口水電站17戶困難移民,他捐資17000元;竹坪、麻家渡等鄉鎮9戶困難戶他捐資18000元;同時為城關中小學聯系的5名殘疾學生,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對他們的幫扶,不是一次、兩次上門象征性的錢物表示,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聯系電話,隨時有困難,隨時可以打電話找他幫忙解決。據統計,他10多年來,他堅持一邊治病,一邊熱心做慈善和公益工作,累計向國家交納各種稅金達700多萬元,個人捐獻資金達30多萬元。
在農村貧困戶、受災戶和孤寡老人家中,到處都留下了他趔趄著身子走過的不尋常的足跡……縣殘聯理事長陳建林這樣地稱贊他:“樂做公益慈善事,肢殘常懷感恩心;社會責任勇擔當,只圖奉獻不圖名?!?
一紛耕耘一紛收獲。黨和人民沒有忘記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張慰苗2004年當選為縣政協委員,此年當選為縣工商聯副主席、竹山浙江商會付會長兼秘書長。并多次榮獲優秀政協委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企業經理等殊榮。
(竹山縣政協 陳昌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