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情系百姓 為生命健康護航----記襄陽市襄州區第三屆政協委員、襄陽市襄州區人民醫院院長李慶安

2014-09-21 11:19:11  
字體大小:【

 

    李慶安,1969年2月出生,1991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襄陽市襄州區第三屆政協委員,襄州區人民醫院院長,襄陽市優秀共產黨員,襄州區十大實干標兵,優秀政協委員。
  
一、走進夢想
 
    李慶安從小生長在襄北黃土崗,也和其他同齡的人一樣,有過無數的夢想,可就在他生活的地方,鄉親們困苦的生活現實讓他觸目驚心:在當地村民生病了,很難找到一個醫術較高的醫生醫治;而有的農民朋友得了病,因無錢醫治只好在家里硬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這一張張痛苦無助的臉使他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憾:將來一定要做一名好醫生,來醫治這些困苦無助的鄉親們。于是他努力學習,發奮圖強,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1988年考入同濟醫科大學,從此走上了從醫之路。
 
二、癡迷事業
 
    1991年大學畢業后,李慶安放棄了留在省城的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在襄州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內科工作。自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他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與生命賽跑,用手中的聽診器,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與生命賽跑,挽救一個個瀕臨死亡的病友,并且在這場比賽中一定要跑得更快!實現這個美好的愿望別無他途,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他堅信知識可以改變一切,知識是跑贏這場比賽的基礎。于是乎,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憑著對專業知識的執著與追求,十余年來他堅持不懈地學習專業知識,經常一邊哄小孩,一邊看書;一邊炒菜,一邊學習,并且養成了每天晚上必須看書的好習慣,若不看書,怎么也無法入睡。
   
    2006年9月,為了進一步提升襄州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救治能力,為了讓家鄉百萬人民的健康多一份保障,李慶安到省城的兩家大醫院進修學習介入療法,先從師于號稱“南江北馬”的江洪教授學習心血管介入6個月,繼而從師于留德歸國的馮敢生教授學習外周血管介入5個月。介入療法是治療腫瘤、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新型醫療技術,是在X線電視、CT、B超等影像技術的導向下,將特制的導管插入人體病變區,經導管進行藥物灌注、局部栓塞、引流減壓等,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介入療法的開展,必將為襄州百萬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但這種療法需要醫生長時間在有X射線的環境下操作,對身體的傷害性極大,可李慶安顧不上這些,為了癡迷的事業,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他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毅然踏上了求學之路,在進修的醫院里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現在,介入技術已經在襄州區人民醫院推廣。
 
三、救死扶傷
 
    李慶安始終認為,醫生既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也是一個高科技的職業,醫生的技術、態度和責任心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與歡樂。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醫療技術和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一天,一名全身浮腫、面容呆滯、身體極度虛弱70多歲的老太太到醫院就診,正在值班的李慶安接待了她,老人家已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病情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日益加重,患者家屬已喪失了信心,打算放棄治療,只求盡個孝心。憑著一個醫生的責任心,李慶安細致地為患者檢查、聽診,并詳細地詢問病史,憑借著日積月累的臨床經驗和理論基礎,李慶安當即做出了明確的診斷:甲狀腺機能減退綜合征?;颊咴诳诜怂_出的不足10元的甲狀腺片后,很快便康復了!患者家人一再對他表示感謝,并對襄州區醫院的醫療技術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某日,一60歲的女性患者突然出現昏迷,生命危在旦夕,120急救車將患者接到醫院后,經CT檢查為腦出血。時任副院長的李慶安立即組織神經內科醫生,進行搶救,并親自主刀,為患者實施了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術后患者逐漸清醒,使一度瀕死的患者轉危為安。但是患者的兒子對年輕的李慶安并不十分信任,出于對母親病情慎重的考慮,又悄悄地將母親的CT片拿到市內兩家大醫院,找神經內科專家看,專家們看后,異口同聲地說:“這個手術做得相當完美,十分成功?!辈痪茫颊咴谏窠泝瓤漆t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痊愈出院,出院時患者的兒子握著李慶安的手,連聲道謝,并真誠地說:“真沒想到,襄州區醫院有這么年輕的醫學專家?!?/DIV>
 
    2006年5月,一產后大出血的產婦轉至襄州區人民醫院婦產科,病情十分危重,產婦出血不止,雙側瞳孔已散大,瀕臨死亡。李慶安一方面立即組織醫院專家組緊急會診,制定診療方案,另一方面組織婦產科、手術室、心內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業務骨干實施手術,整個救治活動從下午4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凌晨5時,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多達70余人。由于搶救及時,診療準確,終于把產婦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而此時李慶安也已經整整24小時沒合眼了。當他走出重癥監護室時,患者的丈夫緊緊拉著李慶安的手泣不成聲地說:“李院長,你們搶救的不僅僅是一條生命,一個嬰兒的母親,更是我這個即將破碎的家??!”此刻,作為醫者,李慶安是那么地滿足,那么地欣慰,也是那么地自豪!苦,在此時已泛出了濃濃的香甜;累,在此時已變成了陣陣的歡樂……
   
四、管理行家
 
2003年,李慶安走上了副院長的崗位,分管業務,主抓醫療質量。幾年來,他通過在院內建立學分制培訓方案,對全體醫護人員進行三基培訓、急救培訓、營造學習氛圍等措施提高醫療質量,狠抓服務質量,使醫院醫療糾紛逐年減少,醫療質量不斷提升,在全市連續多年開展的醫療安全100天活動中,襄州區人民醫院由原來縣、市、區二甲醫院倒數第二位,一下躍升為正數第三,成為由后進變先進的典型,業務收入也以每年30%速度大踏步前進,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受到市衛生局的表彰;在他分管醫院醫療設備采購時,一直推行“陽光工程”,公開招標,使醫院美譽度在設備商的心目中位居市第一。
 
    在抓業務的同時,李慶安也不忘為臨床科室的管理出謀劃策,婦產科業務徘徊不前,他主動請纓兼任了婦產科主任,通過完善科室內部管理制度,調整分配方案,加強人才培養、引進,使婦產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普外科因為科室內部矛盾突出不能形成合力,業務逐年下滑,針對此種情況,在院黨委會上,他大膽提出從科學管理入手,探索型地將科室一分為二,劃小核算單位,使兩個科室有競爭,有對比,互相督促,共同進步。結果證明這個方法非常正確,不管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較前大幅度提升。
 
    醫院每一個前進的腳步,都折射出“專家興院,管理興院”的辦院理念,李慶安也在這種辦院理念下,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努力地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干部。2010年8月,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任命李慶安擔任襄州區人民醫院副書記、院長一職。上任之初,他即為醫院確定了“以公立性和公益性為根本,以病人為中心,立足本區,面向全市,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平價的基本醫療服務”的功能定位,緊緊圍繞“質量建院,服務立院,科技興院,特色強院”的發展戰略,提出“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醫療質量,培植重點???,創新醫院管理,不斷增強醫院發展后勁”的工作思路,并在管理中逐一實施。目前,醫院的各項任務指標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2011年第一季度門診人次首次突破4萬人次達到4.6萬人次,日留院病人首次突破800人達836人,手術臺次同比增長22.4%,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2%!李慶安也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充實著自己,引領著醫院高速健康地向前發展。
 
五、政治協商的建言者
 
    作為襄州區政協委員,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一直伴隨著李慶安。他時常想,怎樣才能參好政、議好政,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切實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做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為此,他先從“充電”學習開始,認真地學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的理論、憲法、法律法規知識。通過學習,對政協委員的責任意識、公仆意識、法律意識明顯增加,履職能力得到鍛煉和增強。
 
    雖然工作非常忙碌,李慶安仍然合理安排時間,堅持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認真履行委員職責。近年來,他主動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結合自身工作特點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分別撰寫提交了《關于提高全區鄉村醫生報酬的提案》、《關于增加衛生系統人員編制的提案》、《關于打通長征東路架設清河橋連接襄陽區的建議》等,并得到了區財政局、區建設局等部門的重視,反映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他積極參加區政協組織的“健康進社區”活動,為轄區的社區、單位做科普講座,普及健康科普知識,宣講健康生活理念,樹立政協委員關注民生的良好形象。多次參加區政協組織的送醫下鄉活動,為農民朋友把脈問診,免費送藥,充分體現了一名衛生屆政協委員熱愛人民、忠于職守、勤奮工作、樂于奉獻的報國之心。
 
                                          (襄陽市襄州區政協 田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