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禧陶瓷城,總經理李鐵團不大的辦公室,近乎簡陋。一張桌子,幾把椅子,除了書還是書。墻上懸掛著楹聯書法作品。引人注目的是那首《五十抒懷》的七律:
風雨滄桑五十秋,寒梅傲雪暗香留。
少年東眺迎春日,大雁南飛望月樓。
把酒臨風詩作伴,揚帆下海苦為舟。
韶光不讓污泥染,心似清泉萬古流。
“把酒臨風詩作伴”,李鐵團嗜書成癖,為學和為商相融合,被漢川人美譽為“儒商”。
儒商底蘊 李鐵團出生于漢川分水一個貧困的家庭,兄妹五人,父親是一名普通的供銷社職員,母親是一名大字不識的家庭婦女。
1975年,李鐵團畢業于漢川三中。“我在校很優秀。”李鐵團自信地說。遺憾那時高考制度還沒實施,16歲的他告別了讀書生涯。
進入沉湖供銷社,因踏實勤奮,一年后他升為雜貨柜柜長。后來,他先后任過資料員、出納、會計、門市部經理、供銷社副主任。
工作之余,他見縫插針學習。夏日夜晚,他經常關在蚊帳里背誦唐詩宋詞元曲。用四年的時間,自修了山西刊授大學中文課程。48本教材,反復研讀,直至爛熟于心。其后,又用三年系統地自學了散文詩。
1989年,他調任棉花公司綜合經理部經理。周圍文化氛圍很好,激勵他繼續從事文學創作。師從高中畢業班語文老師李循矩,學習傳統詩詞。也寫寫散文、自由詩自娛自樂。還做過一段時間《孝感日報》業余通訊員。
15年的時間,他廣泛涉獵,基本完成了知識的積累。從一個清貧之士很快成長為一個知識的富翁。
創業背后 天有不測風云。1993年他的大哥去世,緊接著李鐵團的妻子也下崗。微薄的收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后來,19歲的女兒不幸早逝,自己也下了崗,對他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
(轉自《孝感市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