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的帶頭人——記武漢市青山區政協常委、武科大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張一敏教授
2014-09-21 11:18:45
張一敏, 1954年生,九三學社成員,先后就學于武漢鋼鐵學院和華中理工大學,1998年赴德國Aachen大學研究訪問。2000年榮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3年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2004年湖北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現任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湖北省礦物資源加工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產業工程科技委員會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中國螢石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專家組副組長;中國菱鎂礦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中國冶金教育學會資源工程專委會常務理事;武漢市政府科技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家火炬計劃武漢新材料產業基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編委,《礦產保護與利用》編委。
主要從事潔凈礦物加工理論與工藝、礦物功能材料、造塊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國家“六五”攻關、國家火炬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和省、部重點項目及橫向項目50余項,18項通過省、部科研成果鑒定。其中9項分獲得1984、1997、1998、2003、2004等年度湖北省及國家冶金局、冶金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12項獲校科技進步特等、一等、二等獎,特別是含鐵渣塵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先后公開發表論文65篇,其中SCI、EI收錄10篇。代表性著作有《固體物料分選原理與工藝》、《球團理論與工藝》、《球團生產技術》、《球團知識問答》等4部。申請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張一敏院長十分注重本科教學工作,把本科教學工作作為學院經常性工作來抓,重視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始終把本科教學的質量視為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并明確提出了以本科教學工作為全院中心工作的方針,全面規范教學環節,學院領導重點抓教師教風和學生學風兩條主線,重點抓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和大力引進學術帶頭人,督促和監控各個專業教學質量,做到教與學相互促進。
張一敏院長重視理論與實際結合,近年來,加大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力度,使學生有機會自主從事科研活動。此外,學院還自主研發了一些重要的實驗儀器。與此同時,依托學院的特色和底蘊,學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學院承擔并完成了國家“八五”攻關、“九五”攻關、國家產學研項目在內的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院訓是——“工于技、實于事、誠于人、立于世”。 張院長說“現在國家把能源、資源與環境作為21世紀優先發展的三大支柱學科,資環學院就涉及了其中兩個領域,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緊抓機遇,積極發展,豐富學院內涵,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資環學院。”張院長充滿信心地規劃著學院的未來。
(武漢市青山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