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開靜悄悄——記縣政協常委、三強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萍
2014-09-21 11:18:19
“樸實無華,從不張揚”是縣政協常委、三強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萍的做人原則。三十出頭的她,依然是那樣的瘦小、優雅和文靜。她帶領一班人在鄖縣城鄉悄然筑起了一棟棟高樓大廈,而且也就僅僅兩年的時間將一個瀕臨倒閉的建筑公司打造成為省、市、縣“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先進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多項工程被評為“優良工程”,她本人也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施工企業經理”。
姜萍2006年6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投資經濟專業,大學畢業前,正在籌建中的十堰市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公司就與她簽訂了聘用合同,大學畢業后,她直接到網絡公司任職,主管計劃和采購工作。也許是所學專業正好對口,再加上她吃苦耐勞、勤奮扎實的工作態度,很快就在公司嶄露頭角。她起草制定的公司經營流程、企業管理制度、生產材料計劃管理等各項企業管理制度,使公司業務迅速走向正規。她起草撰寫的《關于建立廣電城域寬帶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建設白浪廣電綜合樓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被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并積極采納,付諸行動,進一步加快了十堰廣播電視網絡的發展。兩年的拼搏實踐,使姜萍練就了膽識,積累了經驗。2003年3月,她為了幫助父母創辦的企業,毅然辭去了鐘愛的廣播電視工作,回到鄖縣任鄖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管計劃、財務和購銷工作。上任伊始,姜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加強企業管理,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為此,她做了大量的調查了解,掌握了本單位過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兩大弊端,即原材料庫存不科學,造成積壓或斷檔,增加了企業產品成本;物流管理混亂,工作失誤追究不力。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她大膽地改變了傳統經營管理方法,提出“收舊利廢,以舊換新”的管理制度,大大地降低了消耗成本;制定的“賣廢招標”管理流程,大幅度增加了企業收入;追求的“庫存最優”目標,讓原材料既能保證使用,又不存在積壓,使生產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材料、設備及構配之間協調科學運轉,企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姜萍是一個勇于挑戰、勇于超越自我的女子。人們都認為,建筑行業是男人的事業,可姜萍一個小女子就是敢擔當起建筑公司總經理這一職務,而且這個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已負債近千萬元。2007年年初,姜萍把鄖縣三強建筑有限公司這個“破瓷器”攬在自己身上,任公司總經理。她上任之初,公司大量應收款幾成呆賬,欠供應商貨款,欠司機運輸費用,欠社會高息借款,欠酒店巨額餐飲費等。公司沒有新項目,社會風傳建筑公司由一個小女子執掌會倒閉垮臺,債主紛紛上門,有些堵在辦公室不讓走,威脅、乞求、軟磨硬泡,讓她無力招架。大量應收款難以回收,去結賬屢遭白眼和冷遇,公司陷入絕境。又逢公司以前的幾件糾紛被當事人起訴,每天債主、業主、檢察院、法院、業務主管單位絡繹不絕。面對著這一切,她常常在深夜無人的時候哭泣,常常在無法堅持的時候,找一個僻靜的地方痛哭。當新一天的太陽冉冉升起,她仔細擦干眼淚,給自己畫好淡妝,穿上職業裝,又平靜地出現在辦公室。她知道她的堅持可以給員工信心,可以讓社會信任。她面對百廢待興的公司處境,第一,召開員工大會安定人心,提出嚴格要求。第二,逐個拜訪業務主管單位,拜訪客戶,拜訪供應商,取得理解和支持。第三,清收應收款,同時做好訴訟的準備。第四,籌資還清了社會高息借款,卸掉了沉重的包袱。第五,對應付款按計劃支付,沒有錢就先少付一點,但是不能失信于人。第六,重新進行采購招標,比質比價采購。第七,對項目進行考核,采取人工費和材料費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使直接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十五以上。通過這些措施,公司慢慢走上正軌,逐漸步入良性循環,社會聲譽日漸提高,2007年當年實現盈利,2008年建筑面積達到40235平方米,實現總產值1528萬元,上繳稅金200多萬元。目前,該公司擁用固定資產2100萬元,各類施工機械設備150多臺(套),在冊職工28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9人。
姜萍在經營公司建筑過程中,始終以誠信為本,堅持把誠信放在第一位,嚴格遵守合同約定,認真履行施工承包合同中約定的項目經理各項義務,在工期上決不拖延,在質量上決不馬虎。在承建鄖縣金色家園小區住宅樓的施工過程中連降大雨,對施工進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她沒有以此為借口,想盡辦法分班作業,人停機不停,搶時間、趕進度,確保工期如期完成,甲方非常感動。因為嚴格遵守合同約定,公司信譽不斷提高。在工程質量上,她堅持“精心施工、質量第一、優質服務”的方針,大到梁柱砼構件,小到一根焊條,她都嚴格按技術要求去規范,定期檢驗,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一次她發現構件廠發到現場的預制板強度不夠,有翹曲的現象,立即責令退回。廠家央求她通融一下,她斷然拒絕。她說:“工程質量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我給你開了綠燈,就給我的良心和企業的信譽開了紅燈。”最后這批劣質板被退回,由于她的嚴格要求,公司承建的房屋未出現一平方米不合格,獲得社會各方面的好評。
建筑施工作業艱苦,工作環境差,她知道要搞好生產,首先要關心職工生活,注意改善工作環境。“你心中裝著職工,職工才會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企業才有凝聚力”。她清楚的知道,溝通是橋梁,溝通是紐帶,溝通才能雙贏。所以,她通過各種途徑和大家多溝通,多談心。她把工人當朋友,工人也把她當作主心骨,她心中有大家,大家心中也敬重她,有什么事都想和她說一說,大家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職工們說跟她干活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心里舒坦。姜萍在公司內部建立了以“尊重、發展、激勵、約束”四要素為基本內容的人才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推優上崗”,在2007年中層干部聘任中,5名青年人才進入重要管理崗位,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公司還定期開展表彰活動、“星級員工”評選活動、“崗位能手”競賽活動等,激勵員工愛崗敬業。公司還利用傳統節日,為員工及員工家屬帶去節日的問候和祝福。春節、元宵節為員工購置節日食品,為回家探親的員工購置鄖縣特產,“三八”婦女節表彰優秀女職工并組織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六一”兒童節,為全體員工14歲以下子女送去一份節日禮物。中秋節,她親自參加的中秋“闔家宴”,表達了公司對務工人員的關心與祝福。圣誕節,組織青年員工打球唱歌,增強青年員工的團隊精神。每一個節日的小小祝福,都大大的增加了公司與員工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增強了員工在建筑公司的歸屬感,提升了企業文化,凝聚了人心。
姜萍不僅關愛職工,還把一顆善慈之心獻給那些貧困大學生和高中生們。近兩年來,姜萍用于助學、助殘、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活動的捐款捐物達5萬元。這些愛心捐獻,對于一個效益可觀的大型企業、億萬富翁也許不算什么,而對姜萍,對這家資金不豐、在艱辛中運行的小企業來說,已經是相當不易了,她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所珍惜、所需要的。
姜萍說,她最喜愛政協委員這個身份,因為政協委員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可以借此更好地參政議證,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并在每季度召開的政協常委會上踴躍發言,提出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了一個政協常委的示范作用。她針對我縣建筑市場處于無序競爭,靠出借資質收取管理費等現象,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撰寫了《關于促進鄖縣建筑業健康快速發展》的調研報告。報告引起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縣建設部門通過成立建筑行業協會、加大處罰力度、加強招投標過程管理、整合資源培育龍頭企業等多項措施,落實報告的意見和建議,有力地促進了鄖縣建筑行業健康發展。
(鄖縣政協 王兆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