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5歲的鄖縣楊溪鋪鎮政協聯絡組組長、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李鋒,雖然歲數不大,但額上的皺紋、早生的白發,卻昭示了他的辛勤操勞;雖然身材不高,但精悍干煉,充滿了力量,他以小溪流般的清澈赤誠,在漢江邊上譜寫著一名政協委員躬身為民奉獻之歌。
“只有時時處處牢記自己的職責,切實擔負好穩定一方的責任,才能無愧于組織的信任”,李鋒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擔任鎮黨委值班書記,公務十分繁忙。但他無論何地,無論何時,總是從群眾最關心的小事情小問題入手,為廣大群眾排憂解難。楊溪鋪鎮伏山村村民余明,一只眼睛在與他人糾紛中致傷,自2005年冬多次到鎮、縣和北京上訪。2007年春,剛上任不久的李鋒在鎮黨政班子成員會議上,主動把余明列為自己的包保對象。為了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李鋒放棄節假日,經常深入伏山村調查了解情況,與當事人交心談心。
2007年10月,李鋒聽說余明的母親摔跤右腿骨折住院,便帶著營養品到醫院看望,使余明十分感動。在李鋒的艱難游說和協調下,余明獲得了5萬余元補償,至此,上訪三年的信訪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李鋒常說:“群眾向我們反映問題,就是對我們的信任。作為基層干部要盡心盡力做好工作”。該鎮卜家河村20多個村民因村、組財務問題集體赴縣上訪。李鋒聽說后,放下手中的活兒,迅即驅車趕往縣城,將他們接到鎮里解決問題。當時,有幾個村民情緒激烈,抓住李鋒的衣領推搡辱罵。李鋒始終心平氣和地同大家講道理,并保證妥善解決他們反映的問題。隨后一個多月,李鋒在其父親病重的情況下,強忍內心悲痛,親自帶隊到卜家河村,白天調查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夜晚加班給群眾做大量的解釋工作,最終將該村財務盤點得一清二楚,鎮黨委對因工作失職導致村集體財物流失的村會計給了嚴肅處理,從而使干群關系得以理順。2008年李鋒被縣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漠視群眾的疾苦決不是一名稱職的干部,更不是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李鋒在躬身為民謀利的拼搏中感悟到諸多人生哲理。他在工作中,十分關注和同情弱勢群體,讓那些需要幫助者得到幫助,需要救助者得到救助。農村低保是群眾關注的焦點,李鋒分管民政工作,他時常和同志們不怕嚴寒酷暑,深入村組了解情況,生怕因偷懶和工作不到位漏掉一個需要幫助的群眾。在他的努力下,全鎮502戶1370個困難戶受到了低保待遇;福利院基礎設施被高標準改造,140多位院民過上了舒坦的日子。不僅如此,他還對全鎮117名散養五保對象,經常上門問寒問暖,排憂解難。正河村肖娟因患尿毒癥,花費5萬余元才穩定病情,然而還要每周透析,家里已債臺高筑。李鋒將此事常常掛在心上,隨時抽機會到市縣相關部門給其爭取救助資金。
李鋒不僅是優秀的農村事務工作者,而且是發展經濟的能手。他帶領該鎮政協聯絡組的政協委員,針對楊溪鋪鎮人多地少、緊鄰縣城、寸土寸金的鎮情,開展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構筑新的產業結構,打造新的發展載體,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發展思路,他們的建議取得了鎮黨政一班人的高度贊同,在全鎮掀起了一輪廣泛推介項目,密切聯系客商,創造寬松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的熱潮。經過一年多的拼搏,今年上半年楊溪鎮完成財政入236.7萬元,同比增長134%。現如今,當你沿著209國道穿越楊溪鋪鎮,會驚喜地發現,楊溪鋪鎮已今非昔比,到處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的景象:十堰輝煌煙花爆竹制造有限公司一排排嶄新的廠房、湖北秦峰礦業有限公司一輛輛進出不息的產品運輸車輛、華恒工貿公司一件件特大車箱……這一切無不凝結著李鋒的心血和汗水。十堰輝煌煙花爆竹制造公司建成后,急需工人,李鋒一方面組織發動全鎮外出打工者回鄉務工,一方面與縣勞動就業部門聯系,對已招收到的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在李鋒的上下奔波下,輝煌公司才得以順利投入生產。
作為政協委員,李鋒十分關注民生問題,近年來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李鋒時常組織鎮內縣政協委員開展調研活動,將群眾的一些困難、想法和意見收集起來,向上級反映,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目前,農民因病、因災、因殘、因各類事故、因子女上大學而致貧、返貧的現象較突出,而農村低保指標少,低保標準低,一部分群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李鋒在今年縣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交了《應著力解決農村低保“三難”問題》的提案,該提案被縣政協列為重點提案予以督辦,縣政協領導專門帶領提案承辦單位負責與李鋒面對面討論協商落實方案。李鋒還帶領政協委員多次深入全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清涼寺村走村串戶調查研究,寫出了《關于加快回民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查報告》,呈報給有關部門,極大地促進了民族村的發展,盡到了一個政協委員應盡的責任。
(鄖縣政協 王兆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