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削、俊朗、恬淡,一副金絲邊眼鏡、談吐睿智風雅,這是十堰市政協委員、張灣區政協常委、市供應商商會會長崔鷹笛給人的第一印象。有人稱其為“儒商”,但淡泊從容的背后卻是一串串閃光的數字:八年,他提出的“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組織民營業主評議政府部門”、“交警人性化執法”等100件提案,被十堰市及張灣區政府、市區各職能部門采用并催生有關政策出臺;八年,他發起的“一勺菜”、“一瓶奶”助學工程,捐助鄖西縣夾河鄉小學、土門小學、張灣區西溝鄉小學等三所貧困鄉鎮學校等1500名貧困學生。
“提案大王”的責任觀
1994年,年僅24歲、生性“不安分”的崔鷹笛毅然辭去法官職務,步入商海,5000元起家,創辦了十堰市哈瓦洛工貿公司。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崔鷹笛開始關注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商人不是好商人,一個沒有慈善家的社會是無希望的社會”,他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反復詮釋著他的這句口頭語,節日慰問困難市民、捐助附近貧困學生成為他繁忙生意之外的“第二職業”,導致個別朋友的不解和嘲諷,但良好的社會聲譽使崔鷹笛2000年眾望所歸的當選為張灣區政協委員,05年成為十堰市政協委員。
擔任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后,崔鷹笛感覺到肩上的社會責任更重,他積極參政議政、敢于民主監督,先后深入十堰市、張灣區司法、勞動人事、財稅等近20家窗口單位開展民主監督,僅此一項每年工作量近百日,繁忙的政務活動常常耽誤了生意,但他毫無怨言。監督中他發現,由于民主監督員中政府工作人員占大多數、民營業主等社會人士比例過小,造成以往的民主監督工作走過場現象嚴重。針對弊端,07年,他提出“經常性開展民營企業評議政府部門的建議”,被市、區兩級政府先后采納落實,有力推動了十堰市行風、政風的好轉。
參加政協組織八年來,崔鷹笛結合轄區百姓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共撰寫提案近百份,并堅持原則,跟蹤督辦,使許多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落實。去年十堰市公安局接到他提出的關于《我市交警執法應更加人性化的建議》提案后,高度重視、積極承辦,短期內出臺并落實《交警人性化執法22條》,大大改善了十堰的警風警貌。針對近年十堰市超市行業價格混亂、造成群眾損失的狀況,他深入十堰城區及周邊縣市50余家超市現場調研,提出《關于盡快治理我市超市亂收費問題的建議》,被十堰市工商局、商務局采納,就零、供關系問題,制定了規范性的合同文本在全市各大商場超市推廣使用。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前景,他連續提出“加快十堰市物流業發展的建議”、“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的建議”,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為中小企業搭建舞臺的“會長”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多年困擾十堰商貿業發展的“鯁骨之痛”。2003年5月,崔鷹笛匯集來自全國各地在十堰城區經營的506家客商,自發成立非營利性的十堰市供應商商會,會員單位涉及商業、物流、配送、會展、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中介服務、貸款擔保等多個行業。2007年,崔鷹笛積極與十堰市農村信用社溝通,在全國首創推出市供應商“商會會員聯保貸款模式”,由3-5家會員企業自愿組成貸款聯保小組,再由商會和信用社核定會員企業的最高信用額度,并按貸款額度交納—定的保證金,會員以協議方式相互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當年為會員企業貸款1040萬元,協助貸款1000萬元,為30余戶會員企業的發展輸入了新鮮血液。
“一勺菜”的故事
在距十堰城區30公里的張灣區西溝鄉,廣泛流傳著政協委員與山村貧困生“一勺菜”工程的故事。西溝鄉山大人稀,鄉中心小學360名住宿生中,距學校最遠的學生每周翻山越嶺160里山路,過去,部分貧困生住校期間長期吃自帶的發霉的醬菜。
2000年,崔鷹笛在參加張灣區政協組織對偏遠鄉鎮學校的視察期間,了解到這一狀況,與政協委員汪立兵一道,堅持每年捐獻10000元現金,并在該鄉為學校租建 “一勺菜”菜園基地,保證每名學生每餐有一勺蔬菜,據不完全統計,崔鷹笛個人連續8年為西溝鄉中心小學捐款、捐物達20余萬元,并帶動社會各界向該校捐贈款物近30萬元。同時,牽頭十堰商會會員企業先后向鄖西縣桃源溝小學城區白血病兒童和四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累計25萬元。07年10月始,十堰供應商商會發起向鄖西縣夾河鄉小學、土門小學、張灣區西溝鄉小學等三所貧困鄉鎮學校1500名學生每人每天捐助一瓶牛奶的“一瓶奶”工程,一年總價值近100萬元。
在崔鷹笛和供應商會的帶動下,十堰市、張灣區一百余名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活動?!爸鷮W工程”實施過程中,區政協委員汪世學,一次性為西溝鄉中心小學捐款購買20臺電腦;委員萬天德、楊庭塏、汪立兵、翟伍定、方建國、陳新鄖堅持常年為轄區偏遠學校捐款捐物,改善學生生活和學習環境。08年,張灣轄區共有700余名貧困學生得到了政協委員扶助。政協委員、張灣區蔬菜協會會長賈長杰常年義務為菜農做無公害蔬菜技術培訓;委員趙志軍、孫成洪、魏以金、陳小雄在企業用工中優先招收下崗職工。
目前,張灣轄區非公企業政協委員與全區18個貧困村結對實施項目幫扶,安置困難群眾上百人,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抗災救災方面捐款近百萬元。在2008年市政府表彰會上,市、區政協委員崔鷹笛、汪世學、邵吉銀等五位委員分別獲得“十堰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十堰“光彩之星”榮譽稱號。
(十堰市政協 趙劍波 林立謙 徐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