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閃光的藝術之路——記枝江市政協委員、枝江市歌舞劇團節目主持人潘傳平

2014-09-21 11:17:41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在枝江,提起該市政協委員、市歌舞劇團節目主持人潘傳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在舞臺上的英俊形象、翩翩風度和富有磁性的嗓音已經深深刻在人們的腦海里,他被廣大觀眾朋友親切的譽為枝江的“趙忠祥”,舞臺上的常青樹。

藝海奮斗數十載  執著追求終成才


      在三十多年的藝術生涯里,潘傳平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對藝術刻苦鉆研一絲不茍。他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年僅二十歲就成為劇團的骨干演員。先后在數十個大小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成功刻化了《天仙配》中的董永、《江姐》中的華為等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擔任節目主持人起,此后二十余年活躍在主持人的舞臺。為了保持體形,他每天清晨堅持基本功訓練;為了說好普通話,他對每一句臺詞都逐字研究琢磨,稍有不準就查字典、翻辭海。為了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他博覽群書,尤其對唐詩宋詞,經常挑燈夜讀。許多古詩詞至今爛熟于心。通過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他的節目主持藝術日臻完美。他不僅連續十七年擔綱枝江春節晚會的總導演兼節目主持,宜昌及周邊地區每年也慕名請他去主持大型文藝晚會。 
      
     靠刻苦訓練和勤奮好學,使潘傳平成為集歌、舞、表演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員,在宜昌地區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業務考核中,他獲得男演員個人總分第一名。他三次代表枝江參加宜昌市演講比賽均獲得冠軍。他表演的《喊喜》等節目多次獲得宜昌市專業文藝匯演一等獎。八十年代初從導演進修班畢業以后,年僅二十五歲的他就成為了枝江最年輕的舞臺導演,二十多年來先后導演了一百多個大小劇目。他導演的舞臺藝術作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受老百姓喜愛,象話劇《托起明天的太陽》、小品《馬大哈賭碼》等都演出過百場。
     
    潘傳平在藝術創作上也是碩果累累,成績斐然。他深知一個劇團要提高自己的品位與實力,富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就必須狠抓藝術創作。他親自撰寫腳本并參與編導的舞蹈《篩花生》在中央臺多次播出;他根據關廟山出土文物編導的舞蹈《巴楚鼓韻》獲湖北省新人新作比賽優秀節目演出獎;他結合枝江的生活習俗編導的舞蹈《龍曬衣》分獲全國第十屆群星獎舞蹈比賽優秀節目獎和湖北省第六屆楚天群星獎銀獎;他導演的小品《馬大哈賭碼》獲省小品、曲藝比賽銅獎。他編導的《揚掀》、《筑巢》、《聽房》等節目分獲宜昌市第一至第五屆專業劇團文藝匯演一、二等獎。

    2007年為迎接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和宜昌市第五屆專業文藝匯演,枝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臺反映枝江特色的風情歌舞的要求。他和他的同伴們多次深入生活,為枝江藝術創作的定位反復研究商量,他提出,枝江乃平原水鄉,位于一江夾兩河之地(長江、沮漳河、瑪瑙河),又有關廟山歷史文化遺址,枝江的藝術創作應以關廟山歷史文化為依托,表現魚米之鄉特有的風土人情和豐富的生產生活習俗,展示枝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民風民俗。他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在集思廣益共同商榷的基礎上,他親自撰寫了大型風情歌舞《水秀枝江》的腳本,并且擔任了《水秀枝江》的總導演。通過近一年的努力,《水秀枝江》在枝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文藝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中如期誕生了?!端阒吩凇鞍怂嚬潯焙蛯I劇團文藝匯演中,得到專家評委和廣大觀眾朋友的充分肯定,并獲得了宜昌市第五屆專業文藝匯演的演出大獎和十多項單項獎。三峽電視臺、三峽日報等媒體均作了專題報道?!端阒吩诮o參加枝江“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匯報演出中也獲得普遍贊譽。


勤勤懇懇講奉獻     時時處處帶好頭


       潘傳平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事事以身作則,處處率先垂范。上車卸車他揀重箱子抬,裝臺拆臺他往最高處爬,上班點名他第一個到崗,公益勞動他搶最累的活干。他從不發號司令,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大家。有一次到外地演出,一位劇場經理看到他親自抬箱子裝臺后,深有感觸的說“來我們這里演出的這么多劇團,還沒有一個團長象他這樣下力干活的,有這樣的團長,劇團肯定不錯!”劇團送戲到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搭建的鋼管舞臺有八米多高,由于風大鋼管晃動,裝臺很不安全。他第一個爬了上去,而且從早上一直干到晚上九點多鐘,等他下來時,全身上下除了汗水就是泥土和鐵銹,陪同接待的廠工會主席感動的說“潘團長真不簡單,和我們廠里的打工仔沒有兩樣”。

    因工作的特殊性,劇團經常連夜出發通宵趕路,在外地裝臺演出完后,又拆臺裝車連夜返回。每當此時,他總是在一切都收拾妥當后,才拖著疲憊的身子最后一個返回家中,當問道演員們累不累時,他們總是異口同聲的說,“有這樣的團長,再苦再累我們也心甘情愿”。潘傳平以他人格的魅力,受到演員們的一致尊敬和愛戴。
       
    劇團經費很困難,他就想盡辦法增加收入節省開支。劇團為了排學生教育劇《媽媽,你別哭》,他帶領兩位副團長到南京看戲,為節省開支,他們住地下室、吃盒飯、坐公汽,沒有攝像機就用錄音機到劇場錄音,回到住宿地用筆記。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他們沒去過一處旅游景點。這次南京之行,七天時間,三個人交通、住宿、生活一共只花了一千元。為了讓枝江的春節晚會辦的有特色、上檔次,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從節目安排到舞美設計到道具制作,他總是親自過問,親自動手。有一年春節晚會他設計了一床一百平方米的剪紙窗花作舞臺背景,要是請專業舞美做約需六千元,他為了節省開支,自己買布,自己繪圖,自己剪裁,連續加班三天三夜,僅用了不到五百元就完成了任務。正是他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枝江的春節晚會年年都有新看點,受到了觀眾朋友和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他任枝江市歌舞劇團團長時,團里有360萬元債務,他想辦法、做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基本還清了債務;在劇團實行“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獎勤罰懶,多勞多得”的改革制度,強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理念,充分調動了廣大演職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了解決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大力拓展演出市場,和眾多演出公司、演出經紀人保持熱線聯系,使劇團的演出足跡遍及北京、上海、西安等十多個省市,和劇團合作演出的大藝術家、大明星就有數十位之多。為了提高演員素質和演出質量,他要求演員每天堅持基本功訓練,所有演員每年進行業務考核。在他的帶領下,劇團呈現出蓬勃生機。先后獲得“湖北省上山下鄉演出先進單位”,枝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加強修養勤學習     成就事業先做人


       潘傳平非常注重學習和藝術修養。他最信奉的一句格言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他購買專業書籍和文學書籍300多冊,購買了全套音像設備,上百塊錄像帶,200多張光碟,錄制文藝節目2000多個,寫學習筆記20多萬字。他多次參加省、市舉辦的表導演進修班和舞蹈學習班,并且成績優異。1986年,他到黃岡藝校學習兩年,由于品學兼優被選為學生會主席,在校期間還參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學的自修,并于1988年順利畢業。他在學習中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藝術造詣。
       
    從參加工作開始,潘傳平就有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他深知德藝雙馨才是藝術工作者的最高境界,始終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積極要求進步,工作踏實肯干,學習勤奮刻苦。他21歲入黨,先后擔任團支部書記、演員隊長、副團長、黨支部書記、團長和文化局副局長兼團長等職。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他都嚴格要求自己,盡職盡責,任勞任怨。
      
    他還是湖北省舞蹈家協會會員、宜昌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枝江市戲劇舞蹈家協會主席,對這些兼職工作他總是慎重對待,從不馬虎。特別是被推薦為枝江市政協委員以來,他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先后獨自撰寫和聯名撰寫了近20件提案。他還主動和相關部門聯系,為提案的辦理做了大量工作。豐坪巷在拆建改造過程中,在廢墟中形成了一個大垃圾場,不僅損害了市容市貌,也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尤其是在夏天,臭氣熏天。為解決這一問題,他撰寫了“豐坪巷垃圾場亟待解決”的提案,多次和城建部門及社區領導到實地察看,共商解決辦法。當這一問題終于徹底解決時,一位居住在豐坪巷的老大媽找到他說“你給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他積極參加市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市政協組織的“三送下鄉”活動中,他在劇團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克服困難踴躍參加,動員廣大演員義務為農民朋友演出。
      
    2001年底,按照有關規定,潘傳平提前退休了,組織上考慮到他是個人才,又重新聘請他擔任市歌舞劇團團長。面對組織的信任,他毅然辭去了外地每月數千元高薪的誘惑,繼續留在枝江,為他所熱愛的藝術事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而這一干又是7年。今年初,為培養年輕同志,他再次向組織提出辭去團長職務,讓年輕有為的同志上來,他留任藝術總監,繼續為發展枝江的藝術事業當好鋪路石。
     
    潘傳平把他全部的心血都獻給了枝江的舞臺藝術,他的突出貢獻也得到組織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可,2次被評為“枝江市勞動模范”;3次被評為“湖北省新春金秋上山下鄉演出先進個人和先進組織者”;還多次榮獲“市先進工作者”、“市十佳青年”、“先進政協委員”和“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潘傳平為了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不愧為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在枝江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了他堅實的腳印和辛勤的汗水,他走過的是一條閃光的藝術之路。
                    (轉自《宜昌市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