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用心血和汗水編織衛生“安全網”——記鄖縣政協委員、衛生監督局局長張月琴

2014-09-21 11:17:16  
字體大小:【


    2002年12月,一紙調令將張月琴這位女同志調任到即將掛牌成立、百業待興的鄖縣衛生監督局任局長。對此,許多人不理解。可張月琴毫無怨言,她用心血和汗水,以自己弱小的身軀殫精竭慮編織起了這片衛生“安全網”,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贊同。四年來,該局榮獲省、市 、縣多項殊榮,業務工作一直處于全市衛生監督系統的前列。2006年4月,省衛生廳衛生執法監督處處長白亦兵在帶領省、市衛生專家深入鄖縣檢查衛生市場時,不無感慨地說,偏遠山區醫療市場整頓到如此規范,實屬不易。我們翻開張月琴一串串燙金的榮譽,看到的是她的一滴滴心血和一顆顆汗珠。
“打鐵先得自身硬”

    2002年12月30日,在一陣響亮的鞭炮聲中,鄖縣衛生監督局正式掛牌成立,時年41歲的張月琴從那一天起挑起了鄖縣衛生安全這副千鈞重擔。在衛生監督局掛牌成立的那一晚,張月琴久久不能入睡。她清楚地知道,鄖縣醫療衛生市場存在著成堆的迫在眉睫急需整頓的問題,有無證非法行醫傷害他人甚至致人死亡的,有黑窩點加工食品的,有銷售腐敗變質豬肉的,有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的,有銷售過期變質糕點糖果的……這些問題時時刻刻在威脅著全縣60萬人民的生命。

    而此時,擺在她面前的是一無辦案經費,二無辦公用品,三無交通工具,尤其是衛生監督局在全市屬率先成立,根本沒有現成的運行模式來參照。小到一張表格,大到一項處罰程序,都要研究、設計和制定。面對這些,張月琴沒有退縮,憑著維護全縣人民身心健康的責任感,她暗暗叮囑自己,同時也教育大家:打鐵先得自身硬,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有一支業務素質過硬、作風優良、務實高效的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張月琴迅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全員培訓,她親自多次登門邀請資深的司法專家為單位職工講述《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衛生行政處罰程序》、《行政執法責任制》等法律法規知識,當天授課,當天結業考試,考試不及格者實行待崗自學,待崗期間只發本人工資的70%,待崗學習期滿,單位再組織考試,合格后上崗。在張月琴的以身作則垂范下,全局上下很快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學法、知法、懂法、執法成為每個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沒有現成的工作模式,張月琴提出“邊學習、邊實踐、邊摸索、邊工作、邊完善、邊提高”的工作思路,采取“探索+繼承”的方法,把全局分成一股三隊,即綜合股、衛生監督執法I隊、衛生監督執法II隊、衛生監督執法III隊,執法III隊在城區與I隊配合工作,在鄉鎮與II隊配合工作,整個單位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領導班子分工、人員配置、科室改置、管理模式等工作,建立起了一種有競爭、有活力、高效運轉的新機制。

    張月琴白天奔波在全縣各鄉鎮村組和縣城的各個角落,夜晚挑燈夜戰,親手設計制訂工作表格、業務指標、管理制度,兩個月時間就建立起了《鄖縣衛生監督局衛生行政處罰內部運行程序》《衛生行政許可內部運行程序》、《鄖縣衛生監督局關于印發衛生監督執法稽查暫行辦法的通知、》《鄖縣衛生監督局監督紀律管理辦法》、《工作目標考核標準》等30多項內部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為了增強衛生監督執法活力,張月琴大膽啟用科室股長、衛生監督員輪崗制,對在一個崗位上工作滿兩年的進行輪崗,實踐證明,此舉不僅強化了綜合管理,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由于鄖縣是一個山區縣、國家級貧困縣,財政底子薄,該局成立時只有5萬元的啟動資金,辦公桌椅、基本辦公用品、監督制服、門面裝修、現場監測儀器、取證工具等極需添置和改善。張月琴清醒的意識到,這一切只有靠艱苦奮斗了,她提出并以身作則從節約一張紙,少打一個電話,少用一次公車做起,領導班子沒有電話補助費,職工出差沒有差旅費,任何開支必須經局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報批。

    四年的勤儉節約,換來了如今的該局增添了中德食品快速檢測箱、UV-B紫外線強度儀、IIV98303電導儀、2100P濁度儀、4140—1一氧化碳檢測儀、TY9800A二氧化碳檢測儀、TESS照度儀、TY9600A聲級計、INSPECTOR放射檢測儀、SONYS60數碼照像機、SONYHC21E數碼攝像機、5DM20奧林巴斯數碼錄音筆、JEBX線巡測儀等等,這些儀器的裝備和使用對提高衛生監督現場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工作取證和出證能力,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強有力的支持。每當談起這些,張月琴不是欣慰而是暗自落淚,因為這些年,她苦了職工。然而,經濟再拮據,每當職工或家屬遇紅白喜事、生病等情況,她都親自探望,此舉極大地溫暖了民心,增強了凝聚力,促進了衛生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
“違法違規案件一個不放過”

    作為衛生監督局局長,讓全縣人民安全生產、安全吃住、安全就醫一直是張月琴的最大追求。從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她就不顧個人安危和得失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打擊各種非法衛生專項行動之中。

    全縣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165戶,從業人員4311人。商場、超市、旅店、美容美發店、文化娛樂等共公場所241家,醫療機構416家,集中式供水系統14家……這一組組數據,張月琴都了如指掌,因為她常年都在這些單位這些地方親自帶隊開展食品衛生許可專項整治、餐飲業和學校食堂專項整治、農村食品專項整治、保健食品專項整治、食品包裝用紙及塑料包裝的專項整治、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嬰幼兒學生配方食品專項整治、早點夜市及食品攤販專項整治、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職業衛生放射管理專項整治、傳染病防治專項整治、化妝品專項整治、生活飲水衛生等十幾個專項整治行動,平均每年對100余個學校,230余家食品批發、超市、商店,490余家餐飲經營戶,40余種保健食品,340余家嬰幼兒食品經營單位,40余家食用油生產單位,2家瓶裝水生產企業,200余家早點夜食食品攤販,20余家職業危害用人單位,300余家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糾查違法行為,僅2006年衛生監督局體檢食品衛生從業人員3625人,健康知識培訓3575人,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1793戶,食品樣品監測236件,餐飲具消毒監測1464件,食品衛生處罰61戶,罰款259990元,沒收、銷毀食品890公斤,取締非法經營47戶,立案查處非法行醫案件200余起,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3件,取締無執業醫療機構許可證、無執業醫師資格等非法行醫的單位和個人120家。

    張月琴就是這樣天天帶著執法隊常年穿梭在大街小巷偏遠鄉村,同事和上級領導都知道,要想在辦公室找到張月琴很難,因為一年中她難在辦公室呆上三天。夏天烈日炎炎當別人在空調間享受清涼時,而她卻在用汗水縱橫編織衛生“安全網”;冬天朔風勁吹,當人們在火爐旁取暖盡興時,她卻披星飲雪地揮舞著那張“安全網”,不讓一個違法者從網縫中溜掉。在這日復一日的接連不斷的各項專項整治過程中,張月琴常常遭遇威脅、謾罵和圍攻。

    2006年4月的一天,一非法行醫團伙在我縣城區以向中老年人培訓健康知識為幌子,用顯微鏡、電腦、打印機為診療器械,掛著免費招牌,給中老年人采血檢查診斷高血壓、高血脂,達到高價推銷“降脂舒肝寧”藥品的目的。該違法團伙騙取了部分中老年人的信任,行為猖獗,第一天藥品器械被查封后 ,第二天繼續非法開展診療活動,張月琴含淚強忍不明真相的群眾和非法行醫人員的威脅、謾罵和圍攻,連續兩晝夜現場取證調查,很快查清了該團體的違法事實,使該團體得到依法嚴懲。為了揭穿非法行醫者的騙局,教育廣大群眾,張月琴又緊接著制作了《教授的謊言》專題片,先后在鄖縣電視臺“身邊說法”和十堰市電視臺“百姓”頻道播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履行委員職責,做一個人民的好公仆”

    張月琴在衛生監督執法中始終以爭當一名優秀的政協委員為目標,堅持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實踐著自己的誓言: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做一個人民的好公仆,為人民的生命安全貢獻自己的一切。

    2003年,“非典”如同一個陰險惡毒的幽靈,悄然降臨在共和國的土地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張月琴始終戰斗在最前沿,親臨發熱門診第一線,餓了,就泡碗方便面,困了,就在辦公室桌上打個盹。她讀高中的兒子面臨高考,正需要她體貼安慰和照顧,可她整整三個月未見兒子一面。在她的表率作用下,我縣防非工作有條不紊,受到省市領導的一致好評,張月琴也榮獲“防非三等功”。

    “我既然是一名衛生監督員,就應該責無旁貸地履行職責,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干執法監督工作就是要義無返顧地拼命干,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人民賦予給我的任務”,張月琴常常如是說。她身先士卒,勇挑重擔,經常深入執法第一線,指導工作,處理突發事件。隨著鄖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居民小區逐漸增多,為了確保城鎮居民用水衛生,她和監督員跑遍了全縣二次供水的主要樓群,鉆過不足一米的孔道,也爬過十余層的塔樓。

    記得有一年夏天,一鄉鎮群眾反映自來水中留有青苔,在到達現場查找原因時,由于管水人員講不清發生問題的原因,她懷疑供水的高位水塔可能存在污染,因此必須實地勘察。水塔是外掛式鐵梯子,垂直上下有5層樓高,為查明原因,她和另外一名同志扎緊褲腳,勒緊皮帶,頂著3、4級大風,前后攀登,歷時近半個小時爬到塔頂。查明原因是因為水塔頂蓋被風卷走,下雨后造成水塔水池內長出青苔所致。

    張月琴和監督員們用了5個多小時的時間制作塔蓋并清洗水塔,保證了當地居民的正常供水,贏得了用水居民的交口稱贊。爬完水箱,由于當時用力過度,兩只手臂內側出現血痕,肌肉僵直,家人和同事們都虛驚一場,畢竟年齡不饒人啊。在關鍵時刻,她能夠身先士卒,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是她一貫對工作高度負責的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我縣譚山鎮與河南省交界,外來人口多,非法行醫多,造成人民群眾傷害致死的案件時有發生。為凈化譚山鎮的醫療市場,確保百姓平安,張月琴和監督員百余次地深入到村組調查、踩點,迅速出擊,發現一戶取締一戶,不放過一個非法行醫人和非法行醫場所,切實體現了她對人民負責,甘于奉獻的精神。為了群眾的根本利益,她忍辱負重,甚至“六親不認”。在譚山鎮處罰一起非法行醫事件過程中,她的親舅舅打來電話,要求“照顧”,她卻依法給予了嚴厲的處罰。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張月琴十分注重履行自己的委員職責,她經常深入到基層調查研究,聽取群眾心聲。為了加強中小學校衛生安全工作,預防和控制學校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張月琴提出了《關于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了加強賓館旅店、美容美發、洗浴中心等公共場所的衛生安全,張月琴提出了《鄖縣公共場所衛生量化分級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衛生監督工作覆蓋面大,衛生監督人員相對不足的矛盾,張月琴提出《關于加強鄉鎮衛生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了使我8縣萬農民喝上潔凈水窖水,張月琴提出《安全飲水,促進健康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均被縣委、縣政府采納,并以“兩辦通知”的形式在全縣組織實施,這些經驗和做法受到省市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同時也被省內外同行及兄弟單位學習和效仿。
            (鄖縣政協   王兆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