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舉行的武漢兩會上,我會盡自己的力量,繼續為光谷鼓與呼。”12月25日,武漢市政協委員劉萌說,他多次走訪,聽取有關單位和企業對光谷的意見建議,形成提案。
像劉萌這樣一直關注光谷發展、助力光谷建設的市政協委員還有很多。
久久為功,從2000年至今,武漢市歷屆政協委員用520余件提案,見證了“武漢·中國光谷”在省市全力建設下展翅騰飛、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勇擔重任。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光谷時指出,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
一個多月前,總書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有感而發:“每次來都能看到新突破。”
■一個人的構想轉化為全國政協的提案,“中國光谷”應運而生
武漢市政協陳列館保存著一份手寫提案復印件。這是在2000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許其貞等13位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第1331號提案《大力發展光電子產業,建議在武漢建立“中國光谷”》。
提案寫道:“我國可以國家級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基礎,建設集光電子技術研究開發集散、產品生產、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光電子產業基地。”
時光追溯至1998年,華中理工大學教授黃德修提出在武漢建設光電子產業基地、建設光谷的構想,起草并以華中理工大學的名義向武漢市政府遞交《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成“中國光谷”建議》,這份建議很快受到了政協委員們的關注。
第一提案人許其貞委員表示:“我們的提案是基于國家發展的需要和武漢的優勢,要求在武漢建立‘中國光谷’。我們不是要建立一個地區的光電子產業基地,是要求建立全國的光電子產業的中心。”
湖北省、武漢市迅速作出決策,成立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籌建)領導小組,與此同時,展開戰略規劃、項目調研和政策研究。
2001年7月6日,國家計委正式批準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漢·中國光谷”應運而生并迅速產生品牌效應,成為大項目集聚地和國內外投資熱點。
當年11月,武漢市委、市政府舉行“武漢·中國光谷”提案表彰大會,表彰13位“光谷”提案人。在人民政協的歷史上,由黨和政府褒獎一件提案,這還是第一次。
由此提案發軔,市政協委員接續為推進光谷發展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市政協檔案室,一本本厚厚的歷年提案合集顯示,關于光谷的提案多達520余件,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有306件。
站在光谷“馬蹄蓮”大樓里看向窗外,這個昔日被稱作武漢“地圖外兩厘米”的荒野之地,如今變成了活力四射的創新高地。
今年1-9月,全市光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15.2%,拉動規上工業增長4.4個百分點,增速和貢獻均位居工業各行業首位。
■提案轉化成發展成果,“很高興能見證光谷越變越好”
《打造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建議》《關于做大做強“中國光谷”激光產業的建議》《關于把握量子科技發展大趨勢,下好未來產業“先手棋”的建議》……這些提案來自企業、科研院所等各行各界的委員們。
“一份份協商成果,凝結著委員們對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強烈的責任感。”市政協提案委員會負責人表示,“這些提案緊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于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為光谷‘光芯屏端網’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突破性發展建言獻策;另一方面,對招才引智、教育、交通、環境保護等提出意見建議,很多建議被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采納落實,轉化成了發展成果。”
近日,中部地區首個國家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落戶武漢。這個籌建的國家質檢中心設計能力面向北斗三號衛星,可完成北斗應用產品全產業鏈檢測。位于光谷的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已為籌建的國家質檢中心預留了發展空間和外場測試區。
“去年在全國兩會上,我曾提出‘建議在湖北籌建國家北斗產品質檢中心’的提案。”市政協常委、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說,“實際上,湖北省從2022年開始就一直在申請建設國家衛星導航產品質檢中心。在各方的大力推動下,今年9月,湖北省申請的國家衛星導航產品質檢中心順利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專家組現場論證。現在,這個建議終于落實落地了。”
付誠扎根光谷,在北斗行業深耕20多年。“光谷對我來說,就像家一樣。家不只代表溫暖,也象征著責任,我很高興能見證光谷越變越好。”
多年來,他提出《關于推動武漢市北斗應用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的建議》《關于以光谷為創新引擎,大力布局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建議》等提案,有效推動了北斗產業、智能網聯汽車在武漢的加速發展。
市政協委員汪琪所在的中旗醫療,20年來專注于心電產品的開發,最近入列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他的提案圍繞醫療器械及中小企業領域展開。“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是中國醫療器械發展的黃金期,我希望通過我的建言,能夠推動光谷甚至是全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打破該領域長期被國際品牌壟斷的局面。”
■1個建議案催生51篇調研報告,委員深入光谷現場踏勘,多渠道走訪
“從2000年至今,市政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議案也一直關注著光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建議案是涉及全局問題的重大提案,是政協組織向同級黨委和國家機關提出的重要書面意見和建議。
今年初,在武漢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關于加快武漢新城建設,打造世界光谷的建議案》被列為1號建議案。
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建議案辦理實施方案,明確在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打造創新策源高地、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六個方面的24條具體舉措。
市政協各參加單位積極參與,在創新引領、產業升級、資本集聚等重點方向成立了36個課題組。
委員們先后赴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學習考察,更是多次深入光谷,與相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交流。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創金融總部一期、青年社區項目、光谷科技大廈……都留下了委員們在基層調研的身影。
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市政協課題組形成了51篇調研報告。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城區骨架基本形成,山水格局初步顯現。建議做強核心空間、促進審批提速、打造城區化科創空間、匹配研發型空間形態。”
這是市政協委員、市規劃研究院國際合作交流所所長董菲提出的《關于優化武漢新城空間布局、提升功能環境的建議》。
“打造世界光谷,必須合理布局武漢新城科創產業空間。”董菲歷時數月調研了東湖高新區規劃部門、科研機構、企業、社區等,對每處現場反復踏勘,多渠道走訪相關居民、企業員工,反復思考、修改相關建議。
今年12月12日,在市政協建議案督辦暨民主測評會議上,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1號建議案的辦理情況:
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數據通信產業國內市場占有率突破40%,新型顯示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軟件產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連續5年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在關鍵核心技術上,長飛自主研制“空芯光纖”,創下多項光通信傳輸世界紀錄;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鈮酸鋰晶圓、全球首款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顯示屏等關鍵技術世界領跑;光谷企業參與的6個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
……
在協商議政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這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