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走進鶴峰縣容美鎮白鶴井、楊柳灣、中壩路、車站路等4個社區,濃濃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書香政協”小驛站的標識牌鮮艷醒目。走進社區辦公樓內,不少居民正在書架前,各自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互相推薦好書,交流讀書感想感悟,隨后大家坐下共讀書、共探討,一起分享故事,互相學習進步,好一派濃濃的書香氣息。
“我們社區興起全民讀書熱,社區文化生活實現‘五有’目標,這些得益于‘書香政協’的引領,得益于政協委員的關心關注,才有今天這樣的變化”。談起社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壩路社區黨委書記郭秀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小時候書沒讀好,感到很遺憾,參加工作后深感‘書到用處方恨少’。我認為閱讀應成為人生的常態,是人一輩子必備的條件,是擁有精神價值的必然取向。因此,全民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基于這一認識,2022年底,縣政協委員唐天晟通過對城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進行深入調研,在縣政協全會期間,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大城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力度的提案”。
該提案被列入縣政協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為確保提案落實及惠及城區居民,縣政協召集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游局、縣教育局、縣城市管理局、容美鎮黨委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由相關職能部門聯合組成工作專班開展調研,充分聽取廣大居民的意見。結合社區居民的意見最后形成解決方案:在容美鎮白鶴井、楊柳灣、中壩路、車站路等4個社區建立免費開放的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縣圖書館、縣新華書店、縣直各單位免費贈送圖書;縣文化旅游局、縣教育局、縣城市管理局、容美鎮黨委政府等單位負責共同籌資建設完善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相關配套設施;4個社區負責抽調工作人員、組織志愿者做好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免費開放相關管理服務工作。方案形成后,各相關部門積極行動,統籌資源多措并舉落實辦理事項,為4個社區創建集視聽、展覽、閱覽、文體設施于一體、功能基本齊全的社區文化中心。一系列設施場所及配套活動在社區一經落地,便吸引了許多居民前來熱情體驗和廣泛參與。各社區積極引導廣大居民自覺加入到閱讀等文體活動中來,使社區文體活動成為居民優雅的生活方式和自覺的精神追求,讓居民用科學理論和文化知識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
經多方努力,白鶴井社區在辦公樓4樓建起“書香政協”小驛站、居民俱樂部。圖書多達4000多冊,品種達50多個,從國家和省推薦書目中選購比例達85%以上。
“這里的書刊很多,不同年齡段都能找到適合自已的讀物”。白鶴井社區黨委書記向宏旭說。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書屋里一群年齡較小的讀者,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圖書后,便開始享受美妙的閱讀之旅。自由閱讀結束后,社區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為小朋友講述書中的道理,并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問答互動。孩子們認真聽,興致盎然,在輕松的氛圍中享受著閱讀的快樂時光。
“我今年七年級,特別喜歡文學類的書,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對有些道理還不太理解,有了叔叔、阿姨的講解,閱讀起來更輕松、更有樂趣,還能認識到同樣喜歡閱讀的新朋友,社區書屋成了我的第二課堂”。小讀者李琪說。
楊柳灣社區結合“書香政協”小驛站建設,設立“向日葵”親子書屋,結合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經常開展親子閱讀和薦書、讀書、品書、評書活動,組織閱讀分享會、網格黨群小組讀書會。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中,社區書記、主任、志愿者為孩子們分享讀書經驗和讀書方法,巧妙運用圖冊把家長和孩子帶入閱讀之中,讓大家在品位故事的同時感受人生,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以書為友、以書為伴,從書中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縣思源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杜振宇在活動中與父親一起分享讀書心得。
據悉,在社區舉辦親子閱讀活動已成常態。截止目前,已舉辦親子有獎閱讀達20余期,1000多名學生及家長受益。
楊柳灣社區黨委書記許國俊表示:“讀書讓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有趣、更充實。我們將動員更多居民共同參與到社區讀書會活動中來,進一步激發轄區居民的閱讀熱情,營造社區處處書香充盈的濃厚文化氛圍”。
如今,在容美鎮4個社區,居民們競相“打卡”體驗植入滿滿閱讀元素的“書香政協”小驛站,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在各社區漸漸“扎根”,居民們不斷享受“悅”讀新空間。“在這里看書不僅舒服方便,離家又特別近,而且環境舒適。車站路社區居民易安圃一邊翻閱手中的書,一邊笑道:自己時常到社區書屋“光顧”,在這里能找到讀書的樂趣,退休后我經常來這兒“充電”。
縣政協法制提案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盡政協之能,廣搭平臺,集聚資源,不斷完善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讓轄區居民群眾更滿意更幸福。
(鶴峰縣政協 楊國炎 羅斐 唐天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