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江夏區政協財稅組組織委員督辦重點提案《關于加強山體保護,實施礦山生態修復的建議》,聽取了相關情況通報,與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議了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作方案和做好山體資源利用及生態修復規劃。
據調查,2014年我區破損山體生態修復的計劃面積為2122畝,涉及13處山體,主要分布在7個街道(開發區)辦事處和青龍山林場。截至目前,除廟山老鼠尾已列入礦山治理項目外,完成了全區12處破損山體修復治理實施方案,青龍山林場的座山已完成修復面積27畝,占計劃的90%,八分山和大花山北已完成作業(施工)設計方案。
針對存在的建場時間長、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包袱重,自籌資金的能力有限等問題,委員們建議:根據礦區的地形地貌、破損程度,結合江夏城市建設、現代化都市農業、賞花經濟等發展規劃,充分挖掘當地自然文化特色,運用多種修復方式進行礦山環境整治;協調加快山體修復進度,實施綠化生態環境。落實專項資金和職能部門,加快對已破壞山體和已關閉采石取土礦區的整治修復工作,因地制宜地把開采面改造成森林景觀或公園建設的利用。
區政協副主席祝紅衛、提案委主任蔡國祥,林業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并講話。
(武漢市江夏區政協財稅組 林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