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提案工作

鄖縣政協委員提案助推特色農業轉型發展

2014-12-28 22:30:58  
字體大小:【

 

    “逐步推行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增強特色農業市場競爭力”。鄖縣政協委員立足于水源區建設的現實需要,圍繞當地特色農業,積極為推進農業轉型發展提建議,僅2014年1月縣政協三次全會后就提出助推農業產業化方面的提案10件,占全縣提案總數的7.87%。委員們的建言為鄖縣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參考。


    拎實“菜籃子”。蔬菜產業是鄖縣“菜果藥畜?!鄙鷳B農業的主導產業。胡仁強、劉進、成淑芝等3位委員分別提出了《關于強化“菜籃子”工程的建議》、《關于支持安陽鎮建成全市最大加工蔬菜基地的建議》和《關于支持青山鎮蔬菜產業發展的建議》等提案,建議從技術和資金上大力支持蔬菜產業的發展,提升基地建設水平,確保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在十二五末達到24.5萬畝。同時建議培植壯大加工企業,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建立層級蔬菜批發市場,完善激勵補償機制,保障菜農利益。縣農業部門吸納委員建議,制訂了《關于加快蔬菜發展的意見》,就鄖縣蔬菜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原則、發展目標、區域布局作出規劃;對建設水平、流通體系、質量監管等進行部署,并建立工作推進、資金投入、部門協調、風險防范等機制。蔬菜辦將新建基地以目標管理的方式落實到主產鄉鎮,技術人員長年在鄉鎮指導;全縣整合涉農資金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鄉鎮、加工企業、社會組織、產業大戶、科技人員予以獎勵,促進蔬菜產業輻射帶動和產業引領作用的發揮。


    重揀“昔日寶”。紅薯是俗稱的鄖縣三大寶之一,歷史上最高種植面積達到30多萬畝。但由于缺乏深加工,從上世紀90年代后一直處于散戶自給自足種植狀態。侯升春委員從鄖縣農民的種植習慣、挖掘傳統產業優勢以及鄂魯粉絲、鄖府薯業等在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用料需求等方面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做大做強紅薯產業的提案》。建議強化領導,整合資金,擴大規模,培育紅薯產業鏈,加大政策扶持和產品宣傳推介力度??h委、縣政府成立領導小組,明確了紅薯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目標,重點建設梅鋪、譚山、劉洞、南化、白桑、白浪、安陽、譚家灣、青曲等13個鄉鎮紅薯基地,并在梅鋪、安陽建設兩個1000畝高產、高淀粉含量紅薯示范基地,主推鄂薯6號、鄂薯8號優良品種,配套建立1萬畝種薯繁育基地,確保全縣紅薯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5萬畝。同時,建立紅薯產業激勵機制,構建“投、建、管”三位一體的支農項目建設機制,積極申創“三品一標”,重樹昔日品牌。


    盤活“藥材庫”。鄖縣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為了促進鄖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王善柱委員提出了《關于在鄖縣漢江沿線種植木本中藥材的建議》、《關于促進鄖縣生物醫藥產業的幾點意見》,建議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濱江新區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強化領導,科學規劃,規范種植,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為此,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中藥材產業領導小組,對全縣中醫藥資源進行普查,制定了《鄖縣中藥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2014年中藥材產業建設實施方案,將中藥材產業納入整合涉農資金扶持范圍,重點為基地提供種子、苗子及獎勵種植大戶及加工企業。目前鄖縣野生保護中藥材和規范化種植中藥材基地面積達到20萬畝,初步形成以劉洞、城關、鮑峽、楊溪、大柳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帶。全縣已有制藥企業2家,中藥飲片加工企業2家,中藥材種植企業3家,銷售企業3家,初步形成了集醫藥種植、加工、銷售“三位一體”的生物醫藥企業集群。


    再建“花果山”。城關鎮翻山堰村曾是全國50年代 “三治”典范的主戰場,如今,又處于子胥湖生態新區建設的重點區域,為解決“花果山”果實掛果缺乏后期管理的燃眉之急,陳新才委員提出了《關于加大對城關鎮600畝桃園后期扶持力度的建議》,建議加大技術指導和資金投入,重現昔日桃花溝、翻山堰至堰河5個村果實遍野的盛景,大力發展以觀光采摘為主的休閑旅游。縣農業局收到提案后,立即組織果樹專家進村入戶開展技術培訓,引導農戶提高種管水平,提高林木掛果率。另外縣政府從2014年整合涉農資金中列支1500萬元用于城關堰河、響耳河村的生態茶園建設,牧場溝村、紅橋村、后店子村的柑桔基地改造和生態區內的小水果建設,有力地支持了生態農業建設。


    把好“進口”關。委員們還十分關注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孔祥義委員提出的《關于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體系的建議》,促成了縣委、縣政府成立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并在縣農業局常設辦公室,從資金和隊伍上保障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監管??h政府與各鄉鎮(場)簽訂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狀》,構建縣鄉共管的網絡體系,規范有序開展安全監管和檢測工作,從機制上進一步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鄖縣政協  陳紅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