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買肉,最擔心買到病豬肉、母豬肉,現在食品安全執法人員天天在菜場轉,我們老百姓心里踏實多了。”12月21日一大早,一位老婆婆從市區最大的菜場海子河市場提著肉出來,笑嘻嘻地說。這是鐘祥市今年著力讓群眾吃上放心肉、放心藥,大力開展食品藥品監管帶來的實效。
今年,在鐘祥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多名委員就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聯名提提案,引起政府職能部門重視。為落實委員建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堅持“兩手抓”的總體思路,一手抓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一手抓食品藥品市場安全監管。設立餐保化局和食品安全執法大隊,將監管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對郢中城區及周邊文集、九里、南湖等區域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在全市其他14個鄉鎮分別設置6個監管分局和8個監管所,履行各自轄區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職責;將藥品稽查隊升格為藥品稽查大隊,負責全市藥品及醫療器械監管執法。建立起“鄉鎮派出機構以轄區監管為主,機關業務科室以職能監管為主,食、藥兩個大隊以專業執法辦案為主”的監管執法模式,集中優勢兵力充實食、藥兩個大隊,鍛造“殺手锏”,提升執法辦案水平。
該市制定了《事權劃分方案》,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強化分工協作、各有側重的案件查辦模式,對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進行全覆蓋和有序監管,形成了辦案事權明晰、行政處罰權限相對集中、大案聯動協作的專業化執法辦案格局。
同時,突出重點品種、重點對象和重點違法行為,開展學校周邊餐飲環境,節假日食品安全、桶裝水、肉制品以及基層藥品質量大檢查、醫療器械“五整治”、嬰幼兒乳品、非藥品冒充藥品等多項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餐飲企業量化分級管理和示范創建活動。加強執法辦案監督,追求執法辦案“零差錯、零復議、零違紀”,提高執法辦案公信力。
(鐘祥市政協 張鴻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