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政協提案促10萬市民有“綠色心肺”
2014-09-15 23:55:42
竹溪廣場公園于6月1日向市民開放一個多月來,每天接納上萬名群眾到此休閑、健身、娛樂,使溪城人從此告別了過去那種“白天圍著麻將轉,晚上圍著河堤轉”的歷史。知情人都說,這得益于政協委員多年提出“建竹溪廣場公園”提案努力的結果。
常言道:“衣食足而思體健”。多年來,隨著竹溪縣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廣大市民渴望豐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崇尚高雅的娛樂方式已成為時尚,可近10萬人的竹溪縣城竟然沒有一處公共休閑、娛樂、健身場所。連任第六、七、八屆的縣政協委員、縣文體局黨支部書記王曙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利用雙休日深入市民中了解社情民意,于縣政協七屆二次會議上作“加快建設竹溪公園,改善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環境”的大會發言,并先后在七屆三次和八屆一、二次會上聯名牟大明等12名政協委員提出 “建設竹溪文化廣場,提升縣城綜合功能”和“建設竹溪廣場公園”的提案,其中“建設竹溪廣場公園”的提案被納入縣政協2008年重點提案由分管主席李緒倫督辦落實,并列入2008年政府要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于當年5月26日,總投資4500萬元、占地5.6萬平方米的竹溪廣場公園建設工程開工了。
竹溪廣場公園臨溪河而建,整體布局為“一帶二軸四區”,即:沿街商業帶;廣場集會、沿河觀景;文化展示區、綠帶景觀區、廣場休閑區和生態居住區,突出幽靜、典雅的風格,景區植被多以銀杏、香樟、柳樹、楠木、花卉、草坪為主,彰顯竹溪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現代地方特色。僅綠帶景觀區和文化展示區就占地80畝,不僅提升城市品味,提高縣城綠化質量,還凈化了城區空氣,成為山城竹溪的“綠色心肺”,更是一張亮麗風景名片。
(竹溪縣政協 吳曉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