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經濟社會發展,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企業人才隊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保證。近年來,我省大多企業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通過高薪引才、廣納賢才、定向培養、內部挖潛等方式引進和培養人才,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企業員工整體素質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省民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民營經濟發達的沿海江浙地區差距較大,人才分布不平衡,創新培養方式不夠,激勵機制建設滯后,人才緊缺是我省企業發展最大的短板。研究制定加快企業科技創新、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己是當務之急。
存在問題
一是觀念不新,缺乏“容才重才”的濃厚氛圍。我省大多企業對人才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企業老板片面認為聘用高層次人才付出工資報酬較高,增加了經營成本,看不到高素質人才為企業創造的價值,缺乏“伯樂選馬”的觀念和意識。部分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上,習慣于把自己人作為重要崗位人選,使引進的人才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造成人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引進的人才在企業發揮不了特長,看不到發展的希望,大多數選擇了離職。
二是發展不足,缺乏“引才育才”的經濟基礎。大部分企業缺乏通過引進經營管理人才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理念,即使引進人才,也僅考慮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而輕視管理人才的引進。各級各類人才也普遍缺乏“回爐”、“充電”意識,導致個人能力退化、素質下降、跟不上形勢發展。
三是環境不優,缺乏“聚才留才”的必要條件。近年來,雖然出臺了一些吸引人才、重獎人才的政策,但引進人才的優惠條件與經濟發達地區差距較大,難以形成筑巢引鳳的氛圍。尤其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工作環境不優,缺乏人才成長的沃土;加之大學生的擇業觀念、就業取向發生很大變化,大學畢業生大多數都只愿到沿海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就業,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很難招,名牌大學畢業生更難招,高素質、高學歷人才嚴重匱乏。
對策建議
一是更新引才用才理念,強化重視人才的內在動力。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不斷更新引才用才理念,要廣泛宣傳引導人才就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企業尤其是經營管理者要牢固樹立“人才就是財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競爭力”的理念,提升聚才用才的積極性。
二是健全人才聘用機制,提升企業招才引才的能力。全省制定引進人才五年規范,建立招聘人才“伯樂群”,吸納人社部門管理者、用人單位領導、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招聘工作。放寬招人視野,打破身份、年齡、性別、區域界限,建立與省內高校、公司、人才市場、專業網站等人力資源渠道的長期合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不間斷的人力資源儲備。建立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幫助高級人才解決進入企業前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實現高級人才順利與企業對接。
三是創新留人舉措,提升企業招才引才聚才能力。省委、省政府根據省內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人才激勵保障制度,各縣市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出臺引人、留人優惠政策,增強人才招聘吸引力。各企業因時因地選用多種方法和策略,采取待遇留人、事業留人、企業文化留人、領導魅力留人、員工持股留人等多種方式,形成人才集聚效應。
四是加大服務力度,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力。加大財政投入,為企業引人、留人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對企業人才提供安家費、科研費、薪酬補貼及獎金等形式的補助,對引進人才突出的企業給予獎勵。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強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合,采取定期培訓、邀請專家講課、到院校進修等形式,不斷提升企業人才綜合素質;充分發揮湖北省內高校多的優勢,建立多層次、多門類的人才培訓基地,實行訂單培養、定向資助的辦法,為企業培養適合的人才。
(房縣政協 代新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