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貧困山區如何找到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受益的結合點

2017-05-10 16:31:12  
字體大小:【

 

    貧困山區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當前,貧困山區如何確定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如何發揮山區資源優勢,找準發展產業與貧困戶受益的結合點?

 

    一、科學謀劃產業發展布局。按照“低投入、見效快、覆蓋廣、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用3—5年時間,把邊遠鄉鎮打造以藥材、優質煙葉、土豆、生態白酒、鄉村旅游等骨干產業發展示范帶;把中部地區打造以茶葉、果園、種養殖業、加工業等主導產業發展示范帶;把鄉道、省道、國道沿線打造以蔬菜、油茶、貢米、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帶。通過建立特色明顯、規模適度、市場相對穩定的產業扶貧示范帶,為深度加工、三產融合等產業鏈延長提供保障,輻射帶動90%以上貧困戶參與發展,早日實現脫貧。

 

    二、加大扶持發展龍頭產業。引導、支持現有企業、產業基地與區域內外有實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對接,借力延長、壯大產業鏈,通過重組聯合煥發活力,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要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可以幫助貧困山區產業發展的骨干支柱企業上,只要有利于本地農特產品資源開發、銷售的就去對接、就去聯系、就去發展。

 

    三、進一步完善專業合作社。現在山區鄉鎮基本都建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的村還組建不止1個,這些合作社在連接產業發展上確實發揮了作用,但是由于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特別在貧困戶分享合作經營效益、國家補貼政策等方面還不規范。因此,合作社要與農民利益相結合,對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的帶動不僅要掌握戶數、人口,還要登記造冊,按時填報帶動人口特別是貧困戶的收入情況,對完成或超額完成帶動任務且貢獻突出的要給予獎補。

 

    四、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大力培植一批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有效把貧困戶組織起來,實現與大市場對接;引導專業合作社組織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實現產品保護價高于市場價格按市場價收購,低于市場價格按保護價收購,以此提高農戶參與產業建設的積極性。

 

    五、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搬遷安置點規劃建設時建議預留社區工廠用地指標,把門面做成社區工廠廠房,老百姓經過培訓就地轉為工廠工人。貧困山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遷移人口、外來人口和返鄉農民創新創辦經濟實體,把適合當地發展的無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引進來,不僅拉動產業發展,還可就地吸納就業人員。

 

                                                 (竹溪縣政協  吳曉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