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各地大樹生態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旅游發展戰略,立足各自旅游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主體作用,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扶貧等工作,不斷研究和制定產業扶持政策,狠抓基礎設施配套,全面優化產品結構,鄉村旅游發展風生水起,亮點紛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彰顯,產業得發展,環境得改善,群眾得實惠。但在百花齊放、競相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規劃不高、結構不優、設施不全、合力不足等問題。
筆者建議:要堅持“四全”工作法,寫好鄉村旅游大文章。
一是要堅持全區域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引領,規劃先行,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高起點高標準科學制定鄉村旅游規劃,優化鄉村旅游發展布局,必須堅持先規劃再開發的原則,尤其是一些好的景觀和原生態的自然資源一旦破壞就不可復制,寧可先保護再開發。同時規劃要站位高、顧全局,忌各自為政、隨波逐流,避免模式化和同質化。
二是堅持全方位統籌。各級要組建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和工作專班,統籌各類資源,凝聚各方力量,捆綁各塊項目和資金,制定鄉村旅游發展意見,出臺鄉村旅游發展的保障和獎勵政策,營造全員重視關心鄉村旅游的濃厚氛圍,增強“家家是旅游環境、人人是流動風景”的旅游意識,形成全員動員、全民參與的鄉村旅游大格局。
三是堅持全要素整合。要堅持“吃住行游購娛”基本要素導向,按照設施標準化、營銷信息化、管理規范化的要求,搞好各要素的配套建設,不斷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四是堅持全產業聯動。鄉村旅游無業不包,無處不在,要跳出旅游圈子謀劃思考旅游,要按照“旅游+”的理念,深度促進農業、工業、文化、體育及新型業態等產業融合,推進旅游的優化升級,形成強大的鄉村旅游發展合力。
(秭歸縣政協 鄭之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