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在清明節、七月半、十月陰等重大祭奠時節,在一些公共場所有許多市民為故去的親人燒紙錢、焚香點燭、燃放鞭炮,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氣味,過后留下一堆堆紙灰,風一吹刮得到處都是,嚴重污染了城市環境和空氣,同時還存在火災隱患。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撥打城管部門電話投訴,城管稱這是風俗習慣問題,他們不好管,管了怕引起民憤。據了解,在全國各地,每到清明節或七月半“鬼節”,就有很多市民燒紙錢、放鞭炮祭奠先人,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祭奠先人無可厚非,但如此污染環境且埋下火災隱患,應該引起政府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制止這一習俗蔓延。建議如下:
一是出建議臺管理辦法規范重大祭奠管理。建議省級層面應禁止在城區街道、公路、廣場、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禁止焚香燒紙、燃放鞭炮辦法,對違反規定的,公安、環保、城管等部門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讓管理部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建議加強宣傳教育。各級組織要禁止搞封建迷信祭祀活動,嚴禁制造、銷售仿真幣品。倡導以敬獻鮮花、植紀念樹等環保、安全的形式緬懷先人,樹立文明祭祀新風。
三是建議統一規劃建設一批公共祭掃場所。每個城市應在城市規劃中建設一批公共祭掃場所,劃分不同祭奠方式,方便市民憑吊先人。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和主導作用,切實擔負起文明安全祭掃和治污減霾責任,倡導文明公共祭掃。
(房縣政協 代新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