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進一步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2017-04-14 17:40:11  
字體大小:【

 

    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農業領域,農業信息化已經融入農業產業,成為最活躍的生產要素之一,對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促進信息化和現代化融合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此建議:

 

    一、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主要由4個主體構成:政府部門的農業信息收集發布系統;政府支持下的農業教育科研推廣系統;融科研、生產、推廣于一體的公司系統;以農場為主體的民間自我服務組織系統。在政府完善的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下,大量涉農信息化企業將會應運而生。這些企業利用政府公開發布的農業大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并提供給農業生產者用于農場生產管理及精細化耕作,以幫助農場主提高生產效率。

 

    二、積極扶持數字農業。在開發農業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并由大型企業牽頭研發“數字農業”技術。通過大數據和云技術的應用,一塊田地的天氣、土壤、降水、溫度、地理位置等數據上傳到云端,在云平臺上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好的數據發送到智能化的大型農業機械上,指揮它們進行精細作。

 

    三、建設網上農場。網絡農場的經營模式是,消費者與農場簽約租用農場的地塊,支付租地費、種子費和快遞費,之后就可以下單,在自己的地塊上種植自己喜愛的農作物。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決定澆水、施肥、打藥、收獲的間隔,一般無需自己下地勞作。另一端,農場職工根據不同消費者的指令負責對農田的實際操作和經營管理。農場通過照片、視頻等在網站公布農作物生長情況,讓消費者隨時能夠觀察到作物的長勢。到作物成熟后,農場職工就會將收獲的產品收割、打包,按時寄送到消費者家中。同時農場開設互換市場和網絡商店,消費者可以用自己的產品與農場其他用戶的產品互換,也可以將多余的產品在網絡商店銷售,收入全部歸己。同時如受氣象原因影響,出現農作物減產,消費者也會承擔風險,這種風險共擔模式保證了農民的收入穩定性。

 

    (武漢市蔡甸區政協委員  楊  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