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國家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對中小型水庫進行整險加固,基層干部群眾無不稱道。但是,中小型水庫排灌設施不配套、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再度成為基層干部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
一、中小型水庫排灌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排水溝渠淤積嚴重,影響水庫溢洪。由于年代久遠,除溢洪道外,中小型水庫的排水溝渠大多數被淤積成平地,有的甚至被農民開發成耕地,嚴重影響水庫溢洪。一旦水庫溢洪,便會出現“一片汪洋”,導致大面積農田被淹沒,甚至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配套渠道損毀嚴重,影響農業灌溉。中小型水庫修建之初,全部配套了長達十多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灌溉渠道。現在,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渠道被損毀,“下游”的農田要么“望水興嘆”,要么“水改旱”,影響農民增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
三是灌溉設施破壞嚴重,影響資源利用。中小型水庫的灌溉渠道大多數沒有經過硬化,節制閘等設施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漏水問題十分突出,導致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時,由于灌溉渠道沒有硬化,一到用水時節,農民可以在渠道上隨意開口放水,極易引發社會矛盾。
二、配套完善中小型水庫排灌設施的建議
一是科學規劃設計,完善排灌體系。應當組織水利、農業專家對中小型水庫的排灌體系進行全面規劃、科學設計,配套完善溢洪道、排水溝等排水設施,確保水庫安全運行;配套完善灌溉渠道、節制閘等相關設施,保障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用水。
二是實施硬化工程,提高利用效率。應當對中小型水庫的排灌溝渠進行疏通,并全部進行硬化;應當重新修建節制閘等配套設施,確保澇能排、旱能灌。通過實施硬化工程,切實提高中小型水庫配套設施的運行效率,切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落實項目資金,保障建設質量。中型水庫由縣市管理,小型水庫由鄉鎮代管,由于財力所限,縣市、鄉鎮對中小型水庫配套設施硬化“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議將中小型水庫溝渠硬化工程納入國家建設計劃,安排專項建設資金,全面組織實施,確保建設質量。
(鐘祥市政協常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