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三舉措創新法院執行工作

2017-03-20 09:38:16  
字體大小:【

 

    長期以來,執行難問題一直凸顯,導致當事人的勝訴權益無法及時實現,給司法公信和司法權威造成了嚴重損害。為此建議:

 

    1、建立“執行不能”案件退出機制。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主要分為“有履行能力”和“無履行能力”兩種情形。“有履行能力”是指,被執行人通過隱匿行蹤、隱藏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這是“執行難”形成的關鍵所在。“無履行能力”是指,被執行人“一窮二白”確無財產可供執行,此類案件稱之為“執行不能”,其不屬于“執行難”范疇。對于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執行不能”案件,在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執行不能”案件退出機制,針對申請執行人存在的實際困難,通過司法救助、民政救濟、社會幫扶等非執行方式處理。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區分“執行難”與“執行不能”。不能把執行不能的風險轉嫁到法院頭上,更不能轉嫁到執行法官身上。只有厘清“執行難”與“執行不能”的關系,才能準確把握執行難的重點、難點和突破口,為全面破解執行難找準目標、方向,才有更多的精力來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尋求對策。

 

    2、創新“一體化”聯動機制。在強調審執分離的同時,還需兼顧審執結合,使各方形成“一體化”互動協作機制。立案部門在立案審查時要充分考慮到案件審理的便捷性和可執行性,強化風險告知和訴訟保全、先予執行申請提示。司法實踐證明,先予執行、訴訟保全是對權利人合法權益保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既可解決權利人生活、生產上的燃眉之急,又可有效防止債務人在案件審理判決前隱匿、轉移、變賣涉案財產,更有利于案件的審結和履行。審理部門要兼顧執行工作,增強裁判文書的可操作性,為執行工作提供便捷。裁判文書的生效是執行程序提起的前提,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是執行工作開展的對象。從某種程度上講,一份優秀的裁判文書為執行工作掃清了一半的障礙,相反,如果是一份主文表述不清、指代不明的裁判文書,將會給執行工作帶來諸多的麻煩和問題,甚至造成無法執行的后果,形成另類的執行難。所以,只有建立立審判執各部門相互兼顧、相互協作的聯動機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為解決執行難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3、充分發揮執行信息化作用。近兩年來,全國各級法院大力推進執行信息化建設,覆蓋全國的法院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已經基本建立,極大提高了執行人員的工作效率,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該系統的查控功能急需進一步完善。執行工作信息化建設不是單靠法院就能實施和完成的,法院的網絡端口必須與公安、工商、住建、國土、金融等所有協作單位相連接,形成完整的數據鏈,才能使其作用發揮最大化。但在實際工作中,少數協作單位認為執行工作是法院的事,把協查工作作為“額外負擔”,不及時、不配合等消極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部分案件的執行坐失良機。這就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協調,把解決執行難作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尤其是執行協作聯動單位的目標考核內容,將“額外負擔”變為“分內工作”,構建起黨委領導,多部門、多行業、多領域、多手段聯合信用懲戒、共克執行“頑疾”的大格局。

 

    (鄂州市鄂城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