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是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主渠道,是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新聞媒體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宣傳國家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升城鄉居民素質為己任,以促進社會和諧、文明、進步為目標,扎實推進公益廣告宣傳活動。
一、新聞媒體公益廣告存在的問題
一是公益廣告全面性、系統性不夠。無論是國家還是省市新聞媒體,公益廣告內容不全面、不系統,播出的隨意性較強,顯得支離破碎,教育、引導作用發揮不夠。
二是公益廣告通俗性、教育性不強。一些公益廣告制作接地氣不夠,沒有針對城鄉居民的特點,一味追求高大上,不能喚起城鄉居民的認同感,“費力不討好”。
三是公益廣告針對性、適度性不夠。公益廣告與城鄉居民現實需求結合不緊密,新聞媒體播出公益廣告的密度不夠,“產品廣告多而雜、公益廣告少而精”。
二、對新聞媒體公益廣告的幾點建議
一是切實增強公益廣告的全民教育性。新聞媒體制作公益廣告應當以城鄉居民為主要對象,應當針對城鄉居民的年齡結構、文化素質、理論素養、風俗習慣等特點,立足教育和引導,抓住社會現實問題或不良現象,突出教育性、通俗性,盡量避免說教式的廣告。
二是切實增強公益廣告的全面系統性。公益廣告內容應當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立足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全方位,突出遵紀守法、公共安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內容,注重全面性,把握系統性,盡量避免內容的支離破碎。
三是切實增強公益廣告的正面引導性。公益廣告應當以正面教育、正面引導為重點,應當直接告知城鄉居民該做什么、該怎么做、不該做什么,對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行為,應當指明其危害,給出其后果,盡量避免不合法、不文明的畫面進入公益廣告,以免混淆視聽。
四是切實增強公益廣告的現實針對性。新聞媒體制作公益廣告應當以城鄉居民現實生活為立足點,充分聚焦涉毒、欺詐、假冒偽劣等社會熱點問題或不良現象,把握針對性,突出實用性,切實激發城鄉居民的認知感和認同感,自覺克服不良言行,自覺抵制不良現象。
五是切實增強公益廣告的適時適度性。相關部門應當提出公益廣告的思路和設想,新聞媒體應當按照要求制作公益廣告,并根據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規律和特點,擬定公益廣告播出計劃,制定播出時間表,適時、適度播出公益廣告,實現公益廣告的最佳社會效益。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