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以來的連降暴雨,使許多地方的圩堤圍垸出現潰口、漫堤和沖毀現象,筆者所在地區的湖泊圩堤就有4處漫堤,造成一萬多畝農作物和兩萬多畝魚池受損。目前,長江水位已退到警戒水位以下,內湖水位也隨之回落。對此,農民盼望早日修復損毀的圩堤圍垸,給農民生產自救筑起“放心堤”。對此,筆者提出4點建議:
一是統一規劃設計。要按照水利、生態、養殖等綜合功能的要求,對圩堤圍垸的修復實行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施工,并根據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實行項目招投標,并及時向群眾公開規劃設計內容,廣泛征求群眾意見。
二是專家技術論證。圩堤圍垸的使用時間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其質量至關重要,要通過專家和技術人員現場調查方可作出修復決定,并以省市政府的名義列出修復清單,將任務落實到基層。
三是綜合利用資源。要整合水利、水產、扶貧、財政、旅游、農林等部門的資金及技術力量,對水毀圩堤圍垸進行立體修復,做到工程修復與農村的旅游、農家樂、水產養殖等產業互為促進。
四是統一驗收考核。圩堤圍垸的修復是一項國計民生工程,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驗收考核機制。明確驗收標準,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對考核驗收中提出的問題要及時整改,使修復的圩堤圍垸成為農民生產自救的“放心堤”。
(鄂州市華容區政協委員 陳慶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