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市場信息不靈、營銷方式落后、營銷渠道不暢,導致農副產品“產得出、銷得慢、價格低”,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務必引起高度關注,務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一、農副產品營銷存在的“三難”問題
一是農副產品產銷信息對接難。由于沒有建立統一的農副產品生產、銷售信息平臺,國家儲備需求不能滿足農民銷售農副產品的需要,本地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消化”能力小、速度慢,銷往外地卻又沒有真實準確的市場信息作引導,導致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銷售難。
二是農副產品營銷渠道拓展難。由于沒有建設專業化農副產品營銷市場,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要么依靠自產自銷式的“提籃小賣”、“推車叫賣”,要么依靠坐地商販和流動商販進行營銷,不僅營銷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現壓級壓價等傷農問題,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三是農副產品營銷方式創新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現代化的農村電商平臺和網絡尚未建立,農副產品營銷仍然依靠傳統的方式和手段進行,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時代進步的節拍。
二、以“互聯網+”為驅動搞好農副產品營銷的建議
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前沿。同時,互聯網也給農副產品營銷帶來了無限商機和希望。因此,務必以“互聯網+”為驅動,切實搞好農副產品營銷。
一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建好農副產品營銷信息平臺。通過互聯網開通農副產品營銷專業網站,設立統一的農副產品營銷信息平臺,完善輻射縣市、鄉鎮和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農副產品營銷信息網絡,為廣大農民銷售農副產品提供快捷、便利、專業化的信息服務。
二是以合作社為主體,完善農副產品營銷組織體系。加大農村專業合作社建設力度,加大農副產品營銷物流網絡建設力度,完善農副產品營銷組織體系,全面輻射帶動農村和農民,積極為廣大農民提供農副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直至網上交易等服務。
三是以電子商務為手段,開拓農副產品營銷大市場。建立農村電商平臺,完善農村電商體系,全力拓展農副產品營銷渠道,全面建設農副產品營銷網絡市場,大力引導廣大農民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通過網絡直銷農副產品,徹底改變“坐等銷售”、“推車叫賣”、“提籃小賣”的被動局面,全面開創農副產品營銷新時代。
四是以創業創新為統領,建設農副產品營銷新格局。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副產品營銷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全面創業創新,認真做好實用專業人才培養、農副產品品牌創建、現代物流業發展等工作,強力推進“互聯網+農副產品營銷”快速發展,全力推進農村經濟社會文明進步。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