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老河口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展情況專題調查報告

2016-05-25 17:15:56  
字體大小:【

 

    根據市政協2016年年度政協九屆十六次常委會工作安排,市政協副主席劉亞林帶領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經外事委員會委員以及工商組等委員于2016年4月26日下午,先后深入到我市袁沖鄉、洪山嘴鎮等地,采取現場實地走訪視察、座談交流等形式,就全市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展情況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扶貧基本情況

 

    1、政策扶持分類施策,精準到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召開全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動員會后,包保領導和第一書記迅速到崗到位,并選派1800多名干部下鄉結窮親拔窮根,結對幫扶全市8690戶22977人貧困人口,幫助鄉鎮、村制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幫扶方案,制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徑圖、作戰圖,實行掛圖作戰,市、鎮、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做到不脫貧不脫勾。同時,對現有貧困人口統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核實效對,搞好精準識別,打好精準扶貧基礎。

 

    2、創新扶貧模式,擴寬增收渠道。

 

    3、多措并舉,破解扶貧難題。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部分群眾認識不夠,參與度不高。調研中發現,部分村組干部、貧困戶對扶貧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輸血扶貧”的老路,存在認識片面、定位模糊、自立意識不強等問題,導致有的地方卻至今仍然束縛在傳統農業的圈子內,沒有一個優勢突出的、非常明確的主導產業,農民脫貧一直沒有好的路子。

 

    (二)扶貧模式比較單一,政策支持不配套。比如:全市有80%村沒有集體產業,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上級政策扶持,私營產業幾乎為零。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來自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來源單一,增收困難。農業生產還限于傳統狀態,以種小麥、玉米等為主,且都沒有形成高效規模。另外,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致富帶頭人創業培訓、龍頭企業帶動等模式發展嚴重不足。此外,還存在脫貧標準不明確、非貧困村的貧困戶脫貧時限不明晰、貧困戶動態管理進出不暢等幫扶政策沒有及時跟進等問題。

 

    (三)產業建設人才匱乏,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產業建設需要人才支撐,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但目前發展特色產業,一是服務部門缺乏人才。市直業務主管部門與鄉鎮之間在制定貧困村脫貧年度、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進度等環節缺乏溝通銜接,導致鄉鎮部分地區基層農技部門接受任務較為被動,服務跟不上,自然產業發展慢,農民脫貧難。二是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產業建設主體,多數只懂糧油種植、傳統技術,對新型產業、現代農業(工業)知之甚少,貧困地區企業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

 

    三、對策建議

 

    第一,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進一步提高產業扶貧認識。為此,要加大對當前農業形勢和產業扶貧工作的宣傳力度,調動群眾積極投身到產業建設之中,產業建設才能形成“合力”,產業發展才會更加順利,扶貧成效也會更加顯著。同時,繼續把扶貧開發與村級組織建設結合起來,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為重點,堅持抓黨建、打基礎、抓班子、帶隊伍,選好配強貧困村領導班子,突出抓好貧困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選拔能很好發揮村干部的優勢和作用的同志來擔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第二,加大投入、做強產業,進一步鞏固產業扶貧項目。一是解決農民發展產業的啟動資金問題,支持群眾廣泛參與,擴大產業的輻射面,進一步壯大產業;二是支持土地有序流轉與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產業由分散化、兼業化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提高產業的管理水平與效益;三是支持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加工轉化增值,延伸產業鏈條、延長銷售時間、拓寬市場空間、提高產業效益;四是支持新一代農民利用“互聯網+”等農業發展新理念、新模式,進一步拓寬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只有將特色產業“擴面”、“提質”、“增效”,才能帶動更多了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 

 

    第三,建設人才隊伍,搞好產業服務,進一步完善動態管理。一方面,各地要聘請知名專家教授,為山區農業產業發展把脈問診,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培養留得住的本地人才、鄉土專家,提升科技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千方百計調動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從事產業扶貧、服務產業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產業發展多做貢獻。另一方面,還要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使“已脫貧者”及時退出,“真貧困者”和“返貧困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幫助,切實增強扶貧開發工作成效。

 

    (老河口市政協委員  張香玉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