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農村、社區居民開展讀書活動,是引導廣大農村、社區居民拓展文化視野、提高文化素養、掌握法律知識、了解科技信息、增強致富技能、開展創業創新的重要渠道,是農村、社區活躍文化氛圍、營造良好環境的重要方式。
當前,農村、社區居民中抹牌賭博、參與邪教等不良風氣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社區文化娛樂機制不健全、設施不完善、活動不經常,居民業余文化生活十分貧乏,精神生活比較空虛,導致舊俗惡習沉渣泛濫、歪理邪說乘虛而入,嚴重敗壞社會風氣。
為此,建議如下:
一是認真建好讀書陣地。農村、社區要依托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按照“有實用書籍、有閱覽設施、有管理制度、有保障措施”的要求,建設標準化農家書屋,農家書屋藏書要達到5000冊以上;村(居)民小組要按照“方便、管用”的原則,以自然灣落為單位,建好文化中心戶,每個文化中心戶藏書要達到1000冊以上,切實滿足農村、社區居民讀書需要。
二是適時組織讀書活動。農村、社區應當完善機制,落實措施,加強組織和引導,確保居民讀書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應當根據農事情況,適時開放農家書屋、文化中心戶,確保居民農閑時間有去處、有書看;應當根據居民需要,組織、引導居民有針對性地閱讀農業科技、實用法律、衛生健康等書籍,做到讀有所獲、學有所用。
三是切實搞好指導引導。縣市區宣傳和文化主管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村、社區居民讀書活動,出臺指導性意見和活動方案,加強指導引導,定期組織開展農村、社區居民讀書競賽活動,通過讀書演講、讀書征文、知識競賽、文藝演出、“讀書狀元郎”評選表彰等活動,切實將農村、社區居民讀書活動引向深入。定期進行巡查,切實強化監管,確保農村、社區居民讀書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四是加大支持扶持力度。縣市區財政應當設立農村、社區農家書屋和文化中心戶建設獎勵基金,納入年度預算;應當增加鄉鎮文化經費預算,加大農村、社區文化經費轉移支付力度。應當由縣市區宣傳部門牽頭,組織文化、教育、衛生、農業、農技、水產、司法等部門聯合開展農業科技、實用法律、衛生健康等書籍下鄉活動。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