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鄉燃放鞭炮問題愈演愈烈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燃放鞭炮問題愈演愈烈:
一是燃放的頻率越來越高。婚喪嫁娶、落成喬遷、入伍及第、福壽添丁、節慶祭祀等,凡是重要節點,到處鞭炮齊鳴、煙花滿天。尤其是外出人員多的鄉鎮,生日宴、婚禮宴集中在臘月和次年正月舉行,時時鞭炮不絕于耳,處處煙花點綴天空。
二是鞭炮的檔次越來越高。3、5元一掛鞭,20、30塊一個炮,已經成為過去式?,F在,一掛鞭近百元、一個炮近千元已是司空見慣。而且,燃放鞭炮的檔次越高、規模越大,越顯得有臉面。
三是燃放的范圍越來越廣。過去,至親在重要節點趕情隨禮才燃放鞭炮,其他人員基本不燃放鞭炮。現在,只要是趕情隨禮,都要燃放鞭炮。同時,一些機關和單位也加入了鞭炮燃放的行列。
二、燃放鞭炮造成的危害
一是污染了自然環境。燃放鞭炮時,煙塵滿天飛,紙屑遍地撒,垃圾到處堆,四處狼藉一片,降低了空氣質量,污染了自然環境,不利于人類健康。
二是擾亂了正常秩序。隨時燃放鞭炮,產生的噪音震耳發聵,辦公室里的人無法正常工作,準備休息的人難以入睡,睡夢中的人霎時被驚醒,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三是加速了物質消耗。適時適量燃放鞭炮,可以營造氣氛;過度燃放鞭炮,不僅增加了開支、加重了經濟負擔,而且加快了物質消耗。
四是助長了歪風邪氣。在一部分城鄉居民心中,燃放鞭炮越多、影響越大,越能證明自己有面子。以致于大家爭相燃放、相互攀比,事事必須燃放鞭炮,一樁事情辦下地,1、2萬元便化作了一縷煙塵、一堆垃圾。
五是影響了和諧穩定。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城鄉居民在運輸、存放和燃放鞭炮時,經常發生火災、人身傷害等事故,引發了社會矛盾,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
三、對城鄉適度禁鞭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立法。燃放鞭炮,是一種陳規陋習,并逐步演化成為一種惡習。因此,國家必須加強立法,就鞭炮燃放節點、燃放時間、燃放規模等作出明確規定,切實規范國民燃放鞭炮的行為;地方應當出臺相關辦法,全力實施城鄉適度禁鞭活動。
二是嚴格執法。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對鞭炮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和銷售環節的不法行為進行嚴管重罰,對各級機關和城鄉居民不按規定燃放鞭炮的行為進行嚴管重罰。
三是倡導新風。各級機關應當帶頭破陋習、樹新風;農村、社區應當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引導城鄉居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城鄉居民辦喜事,事前須征得所在村委會、居委會同意,并按規定燃放鞭炮;黨員干部應當做好表率,帶頭按照規定燃放鞭炮,組織和紀檢監察部門應當加強監管。
四是源頭治理。首先,嚴格控制企業發展。對鞭炮生產規模小、產品質量低、安全措施差的鞭炮生產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對民間鞭炮生產作坊予以嚴厲打擊。其次,嚴格實行行業重稅。對鞭炮生產企業課以重稅,對鞭炮流通環節課以重稅。第三,引導行業創新發展。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鞭炮生產企業研發鞭炮替代產品。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