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在我國大中城市發展快速,而在農村發展緩慢,零星有點把,只是在起步。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農村消費不旺,農民收入不高,農村電商缺乏有組織有計劃的推進;二是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匱乏,特別是軟件的建設和維護、農業信息的采集和發布、農業市場行情的分析和反饋等相關專業人才;三是物流網絡覆蓋率不夠,順豐、中通、韻達等一些主要快遞企業的營業網絡只能覆蓋到縣一級或鄉鎮一級,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不在物流體系服務范圍內,造成了農村電子物流配送難的問題;四是參與主體熱情不高,發展農村商務存在成本高、資金周轉慢、回報率低、經營風險大等不利因素,企業、農戶參與熱情不高。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農民的迫切愿望和企盼。為此建議:
一、對農村和低收入家庭聚居區域推廣特殊優惠網絡政策,使他們也有使用因特網的機會。鼓勵在農村建設公共網絡服務機構,重視發揮電商孵化器功能,讓更多的農民接觸電商世界。
二、積極引導和推進農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信息化,鼓勵實施電子商務+特色農產品戰略。出臺支持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電子商務的政府計劃性援助,鼓勵私人投資;在網上建立有關政府信息,采購信息和技術信息的網站,為涉農組織提供免費信息服務,不斷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三、支持利用現有電商平臺,有針對性的扶持偏遠地區,已發展有一定規模地區物流業發展,著力打造一兩個單純又成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推介本地土特產。要著眼于支持現有電子商務平臺向農村發展,與農民接頭。
四、加強農民電子商務知識的信息技術推廣培訓,明確以現有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組織等對象為培訓重點,提高培訓效率,利用各種智力、網絡惠農資源如農家書屋、“三農”科技網絡書屋、涉農遠程教育等系統進行電子商務應用知識和電子商務信用的教育;引導農村青年入門電商,培育一批優勢農產品和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增強線上線下營銷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陽新縣政協 趙恢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