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人口、車輛的劇增,城市道路越來越擁擠,城市中小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備受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城市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令人堪憂
當前,城市中小學生上下學絕大多數依靠家長接送,這種方式看似安全,其實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一是增加了城市道路交通壓力。中小學生上下學高峰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上下班高峰疊加,尤其是中小學校所在的交通要道,人流量、車流量陡增,加大了城市道路交通壓力,降低了城市交通安全系數。
二是增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難度。中小學生家長接送學生時,為了不誤時間,經常驅車闖紅燈、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穿行,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增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難度,也給中小學生帶來了不良影響。
三是增加了學生家長的負擔。為了按時接送學生上下學,家長送學生到校必須提前出門,接學生回家必須提前離崗,影響了學生家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加重了負擔。
四是誘發了學生及家長的攀比心理。家長接送學生,交通工具有轎車、摩托車、代步車、的士、自行車,有的縣城也不乏手扶拖拉機。無形之中誘發了學生及家長的攀比心理,也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
二、做好城市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議
一是完善交通設施,合理分流交通壓力。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高標準建設好人行道,并切實完善隔離防護措施,真正做到人車分流;要配套完善公交線路和車輛,并在進出學校的路口,架設人工天橋,或建設地下通道,保障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
二是加強規范管理,嚴查各類違規行為。公安、交通等部門應當切實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嚴肅查處各類交通違規行為;工商、城管等部門應當切實加強城市經營秩序管理,嚴禁出店、占道經營,嚴禁沿街叫賣,確保居民和學生正常出行。
三是倡導結伴出行,培育學生自立意識。各中小學校應當向學生講明家長接送上下學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壓力、給家長造成的工作和生活負擔、給自己成長造成的不利影響,自覺拒絕家長接送;應當根據居住情況,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倡導學生結伴上下學,引導學生培養自立意識。學校和社區應當通過家長會、居民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家長轉變觀念,支持、鼓勵學生自行上下學。
四是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出行安全。中小學校應當抓好交通安全基本知識普及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識別各類交通信號,自覺遵守交通秩序;應當對學生進行防拐騙、防盜搶、防意外傷害等知識教育,切實增強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應當加強學校、學生、家庭的信息溝通,學生上下學應當及時向家長、學校報告。同時,中小學生憑學生證免費乘坐城市公交車,城市公共財政對公交車輛予以補貼。
五是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懲處違法犯罪。政法委、共青團、婦聯、教育等部門應當積極組織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公安部門應當始終保持對涉及未成年人各類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及時偵破案件、嚴厲打擊犯罪;新聞媒體應當切實開展正面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