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農村走訪調查中發現一些村灣零散的烈士紀念設施因管理不善,損壞嚴重,甚至有的在村灣拆遷過程中拆得“無影無蹤”。對此,筆者建議:
一是成立機構,齊抓共管。由縣(區)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副職任組長, 民政、財政、國土、規劃、建設、宣傳、老促會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部門,形成政府主管、民政牽頭、部門配合、 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建立健全部門配合的協作機制,民政部門將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與貫徹落實《烈士褒揚條例》相結合,研究制訂零散紀念設施集中搶救保護工程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對本地零散紀念設施集中搶救保護工作作出細致安排。發改部門對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項目發文立項;財政部門根據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工作總體規劃和投入需求,將補助資金和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國土、建設、規劃部門落實建設土地、規劃選址,加強建設質量監督,全面推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建設。
三是認真調查,完善資料。溝通協商,發動各鎮和村組干部,分組分片,與烈士親屬逐一見面、溝通,加強協調、磋商,充分尊重烈士后代意愿,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簽訂協議,以人為本,尊重歷史,尊重當地風俗、尊重烈屬的合理要求,和烈士親屬簽定搬遷協議;完善資料,對每位烈士的姓名、出生日期、參軍時間、戰斗情況、犧牲時間和地點等情況,對照烈士英名錄等檔案資料逐一核對,并對有關缺項進行補充和完善,登記造冊。建立完善信息、圖片檔案,確保做到不重、不漏、不錯。
四是加大投入,分級負責。區、鄉鎮、村要加大投入資金做好紀念碑、紀念館等紀念設施的維修改造工作;在零散烈士墓的建設管理上,由鄉鎮民政辦公室就地維修并進行保護;其他紀念設施由區人民政府和所在鄉鎮共同維修;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審計制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五是嚴格質量,強化督辦。嚴格質量。把工程建設質量放在重中之重,確保把搶救保護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對零散烈士紀念碑、塔和陵園的搶救保護公開招投標,并制定了嚴格的工程質量要求;細化責任。明確各個項目和階段的工作任務、責任要求、完成時限等,明確部門職責、責任,落實到人;強化督查。采取每月定期通報和不定期通報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地搶救保護工程進展情況全程跟蹤,全面推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管理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鄂州市華容區政協委員 陳慶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