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政策性農業保險惠民政策的實施,對參加保險的農戶實行保費補貼,增強了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成為農民增收的“保護傘”,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近日,筆者在和農民交談中了解到,他們希望希望政策性農業保險離農民工近些再近些 。
一是農保政策穩定。近年來,高熱風、旱澇、雨雪冰凍、病蟲害等自然災害頻繁,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從現實情況來看,不少農民嘗到了投保回報的甜頭,農民期盼農保政策能長期穩定不變。
二是擴大參保品種。據反映,目前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品種大多仍局限于小麥、玉米等大宗農作物,參保品種還不多,農民期盼增加更多的瓜果蔬菜、苗圃、小雜糧參保品種。
三是災后理賠及時。農業生產,特別是種糧風險大、效益低,如遇自然災害,農民更是苦不堪言。因此,農民希望保險公司簡化理賠工作流程,做到不拖賠、不惜賠、不拒賠、按條款及時賠付,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
四是加大農保宣傳。農村交通不便,地處偏僻,不少農民還不清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具體繳費和理賠標準,有的誤以為購買保險是加重負擔,農民期盼政府和保險公司下鄉入戶用農民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宣傳農業保險條款,使其了解政策。
五是鄉鎮設立網點。據了解,保險公司網點一般都設在縣城,投保、理賠很不方便。農民期盼農業保險要面向農村,最好以鄉(鎮)為單位設立代辦處,使農民不跑遠路常與代理人員見面,以便更好地服務“三農”,造福農民。
(谷城縣政協 王軒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