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分級診療體系建設亟需人才、資金、服務向一線傾斜

2015-10-09 11:04:58  
字體大小:【

 

    “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初步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然而,通過我們政協委員一線調研發現,當前落實分級診療體系建設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由于鄉鎮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現有的人事工資制度僵化,醫院基礎條件較為落后,導致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二是目前縣鄉衛生院主要是公立醫療機構占絕對主導地位,但運行機制都是差額撥款,由于財政投入不足,多數鄉鎮衛生院為了能維持正常經營,普遍存在藥品超限額加價、擅自提高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等亂收費現象,導致群眾“看病貴”的問題。

 

    三是部分醫療設備欠缺、老化,醫療業務用房不足,不僅讓一些醫學名校的學生不愿到基層醫院來,即使有來的也因無法適應艱苦的環境而通過各種方式離開醫院,造成醫院的儲備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特別緊缺,醫療服務能力偏低現象,導致群眾“看病差”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以合理的衛生投入標準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看病就醫需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健康目標的實現提供體系保障。對此,我們建議:

 

    第一,要不斷加大力度,多途徑推進縣鄉衛生院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守門人”隊伍建設。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實行專項招聘或人才引進方式補充急需緊缺人才。同時,還要大力推行全員聘用制、院長競聘制、績效工資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進一步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嚴格落實基層醫療衛生從業人員考核、晉升、淘汰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通過實行崗位津貼、福利勞保、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激勵政策和機制,鼓勵服務在基層的醫護人員安心工作,穩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人才隊伍,縮小城鄉技術力量差距,解決城里擠、鄉鎮缺、流向不合理的問題。

 

    第二,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衛生系統建設的投入力度,政策配套“跟得上”。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能力提升、機制轉換、醫保支付、價格管理、薪酬制度、信息化建設和監督考核等多個方面政策措施的完善外,最重要的是各地要建立健全科學規范、高效快捷的資金撥付制度,科學合理地分配資金,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可實行先預撥,年終按考核最終結果核撥至基層醫療機構,按規定落實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政策,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政府應按照國家標準定額合理安排基層醫院的設備購置、修繕等必要的發展建設支出,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化解債務,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債的管理與監督,防止發生新的不合理債務。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轉變就醫觀念,才能使分級診療制度真正的全面生根、開花,造福于人民。

 

    第三,要進一步完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按照服務能力和輻射范圍,建立適量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室)。比如,各地可以推廣以全科醫療或家庭醫生為基礎推進分級診療的上海模式,以醫聯體搭建平臺推進分級診療的鎮江模式,以慢性病管理為切入點的廈門模式。以及互聯網+破解分級診療難題 湖北“宜昌模式”, 破除分級診療推廣瓶頸,助力“大病不出縣”目標的早日實現。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協調體制,制定好公共衛生服務規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等各種預案,推動我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取得新突破。

 

    (老河口市政協委員、市工商局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