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才就有一切。各行各業都須要人才,建設新農村同樣離不開人才。但是眼下,農村外出打工人口多,農村打工經濟依賴性強,農村人才匱乏。人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村改革發展的一個瓶頸,如何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已經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
谷城縣政協委員認為,要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基層組織應加強統一領導,建立人才協調機制,明確黨員干部職責分工,初步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農村人才工作新格局,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并用好“引、育、用”的三字訣,著力優化人才環境,推動農村人才工作,促進新農村建設。
首先農村人才要“引”得進來。人才引進工作是農村人才工作的一道重要“關口”,人才的“活水”能否引得進來,與“關口”是否暢通息息相關。“關口”是否暢通的關鍵在于如何增強農村對于有理想、有抱負、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的吸引力。要增強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使優秀人才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去,基層組織領導干部不僅要為引進的人才提供相應的政治和經濟保障,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從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種事務;還要為引進的人選提供相應的事業平臺,讓他們能夠一心一意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其次農村人才要本土“養”。農村的工作千頭萬緒,對農村人才的成長,學習十分重要。要想成長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真正的人才,還需要不斷地加強知識儲備、強化農業技能、提高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在農村開展工作,與之打交道的多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農民,要與他們打好交道,就要熟習當地的風俗習慣,主動了去解群眾的基本情況只有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人才才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第三農村人才要“用”其之長。人才的使用是農村人才工作中最關鍵的一環,直接關系著人才工作的成敗,所以善于使用年輕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是事關全局的大事。要明白“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的道理。對于人才的使用,基層組織領導不光要做到大膽使用,還要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
(谷城縣政協 馬明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