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快武漢東部生態文化旅游建設的建議

2015-09-08 12:54:00  
字體大小:【


    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新洲區委、區政府在保護生態資源、修建旅游通道、建造萬佛寶塔、修繕問津書院等方面做了積極的工作,新洲已具備了發展旅游業較好的山水、人文、生態條件,加快建設東部生態文化旅游新區,面臨著“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

 

    一是具有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新洲區東部大別山余脈南端的將軍山不僅是武漢的最高峰,而且自古就留下了將軍山、將軍洞戰爭傳說和遺存。這里又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老區無數兒女譜寫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頌歌。

 

    二是具有底蘊深厚的人文山水資源優勢。以佛門泰斗本煥長老祖庭報恩禪寺及“萬佛寶塔”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以“孔子使子路問津”典故而命名的問津書院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源遠流長;以“詩意田園美,浪漫花朝游”為主題的花朝文化旅游節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獨樹一幟;以“報恩、向善、寬容、勵志”為主題的報恩文化魅力獨特。天然生態氧吧的道觀河、幽靜典雅的少潭河、野趣天成的孔子河、物種繁多的將軍山森林公園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三是具有交通便捷的地理區位優勢。新洲地位于武漢市東部,地處大別山余脈南端,毗鄰黃岡麻城、團風;與大廣高速、京九鐵路、106國道等交通要道相連。距武漢市區68公里,武漢城區、周邊市縣及國內外來漢游客,乘車一小時可到達以道觀河為中心的風景旅游區。按4A級標準景區規劃,道觀河風景旅游區將是武漢市乃至湖北省內不可多得的生態旅游觀光景區。

 

    四是具有多項戰略聯動的政策優勢。新洲既是武漢的東大門,是武漢市建設東部生態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湖北省建設東部紅色旅游圈的節點,還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受益于中央、省、市多項發展戰略政策支持和經濟扶持。與此同時,新洲東部正在聯手附近的羅田、黃岡、紅安、麻城等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鄂東紅色旅游經濟圈,這些都是我們加快發展東部生態文化旅游的大好優勢和良好的機遇。

 

    隨著《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出臺,對生態文化旅游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洲東部生態文化旅游建設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和發展機遇,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干部的思想認識、旅游品牌推出、旅游產業發展運作機制、旅游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等方面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生態文化旅游品牌不突出;二是生態文化旅游運作機制不活;三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推進力度不大;四是建設東部生態文化旅游支柱產業的思想準備不足。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和條件,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按照“四個新洲” 建設宏偉戰略,用大眼光、大氣魄、大手筆,組建大班底,實施大規劃,落實大招商,開展文化內涵大挖掘,大力發展新洲東部生態文化旅游業,全面振興東部經濟。

 

    為此,就加快東部生態文化旅游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更新觀念,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支柱產業。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生態文化旅游建設是東部地區改變面貌、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和動力。加強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教育,是統籌全區東西部區域均衡發展、構建“四個新洲”的戰略舉措。要牢固樹立綠色環保發展的理念,高度重視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為東部可持續發展留下藍天綠地、碧水青山。堅決克服“小變即安”、“等待觀望”等落后觀念,解放思想,把加快東部生態文化旅游建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破除“升值就眼紅”的落后思想,樹立“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發展觀念,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不斷創新工作辦法,靈活解決發展難題。

 

    二、規劃先行,構建生態文化旅游大格局。要統籌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對接陽邏“大臨港”經濟板塊,對接大武漢旅游特色,邀請專家、聘請外腦,在《新洲東北部生態文化旅游總體規劃綱要》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地編制完善整個東部生態文化旅游規劃。要立足“近求變化、遠求希望”,打破東部街鎮地域界限,整體連片規劃,分步組織實施道觀河景區、問津書院景區、將軍山景區和少潭河景區等核心景區的控制性詳規,突出做好龍頭景點特色規劃;彰顯歷史文化,統籌生態保護、賞花經濟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開發,抓好全境基礎設施建設。

 

    三、市場運作,構建生態文化旅游建設新機制。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原則,將旅游資源面向社會,引進眼光、實力和經驗強大的專業團隊,形成持續運作、高效運轉的專業化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模式與經營機制。運用資源換發展、資源換設施的業主投入辦法,積極扶持和發展旅游專業投資機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土地流轉進程,以獨資、合資、租賃、承包等多種形式,引入實力強勁的業主推進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幫助引爆東部旅游產業;鼓勵當地農民、村組入股參與生態文化旅游開發建設,促進農民向旅游企業員工轉變。聘請專業團隊整合生態文化旅游品牌資源,充分發掘生態文化內涵,提高旅游品牌的競爭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投入拉動,加快推進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省市政策支持機遇,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全面統籌東部以生態文化旅游為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加快電力電信、交通綠道、戶外運動、森林防火、給水排水、垃圾清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散居居民拆遷還建工作,嚴格控制景區畜禽養殖,嚴控各類違法建設,提升生態文化旅游建設品位。加快大項目建設,,延伸紅色旅游通道,推動紅色旅游通道與東部各個景點相互貫通,并與武漢外環、大廣高速、國道省道接軌。規劃修建景區交通換乘設施,打造便捷暢通的游覽通道。規劃建設若干主題公園,豐富生態文化旅游發展內涵。

 

    五、打造品牌,加快4A級拳頭核心景區景點建設。組織實施報恩禪寺擴建改造工程,強力推進集休閑、娛樂、餐飲、酒吧、商貿于一體的天立大風景文化度假村建筑群建設。力打造道觀河佛教文化旅游景區。突出孔子和儒家文化主題,高標準修復問津書院主體工程;全面啟動問津書院相關的歷史古跡修復工程,如孔子山、孔子河、孔嘆橋、曬書山、長沮沖、桀溺畈、回車埠、孔子坐石、墨池、硯石、講經臺以及萬世師表等系列古跡遺存;積極引進武漢大學、江漢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問津書院建設國學院,全力打造問津書院儒家文化旅游景區。完善紅色生態旅游景點設施建設,啟動修建少潭怡苑、陸海蓬萊、坡巖筆粹、鷺鷥休憩園、鹿島園、淵明議事坊、林澗休憩廊、梅橘松苑、民間石砌茶道坊、淵明廣場觀光休閑項目,規劃建設少潭河水上休閑項目,打造將軍山紅色文化旅游景區。通過整合周邊各類旅游資源,合力打造鄂東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

 

    (武漢市政協委員、新洲區政協常委  余建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