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小農水”建管“帶病運行”問題不容忽視

2015-08-18 11:01:49  
字體大小:【

 

    “小農水”攸關“大農業”。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抓住國家加強水利建設的政策機遇,以“小農水”建管為依托,以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加大農村水利建設投入力度,全市農村水利發展和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通過我們政協委員一線調研發現,一些地區農村“小農水”建管依然存在一些“跑冒滴露”問題:

 

    一是農村水利設施帶病運行多,建設和維護資金匱乏。一方面,大部分老化嚴重,加上農村各級河道與水利工程建筑物不配套,農村灌排設施配套不全、標準低、質量差、設備及技術落后,帶病運行的灌溉泵站比例較高,應對突發性暴雨和洪澇災害的能力非常脆弱。另一方面,由于市、縣財力有限,土地出讓金的10%用于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基金和項目實施所需的地方配套資金難以落實,而省級配套資金又不能及時到位,都造成水利設施整體功能弱。同時,加上農村稅費改革后,取消“兩工”(勞動積累工和勞動義務工)后,全部取消了農村勞動力承擔的勞動積累工和勞動義務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由主要依靠行政指令、農民投工投勞開展,轉向民主協商、以村為單位的形式開展,基本實行一事一議,從各地工作實踐看,農田水利建設組織難,投入難,尤其是跨村屯、跨鄉鎮、跨縣區水利工程組織難度明顯加大。

 

    二是農村水利設施工程建設質量不高,項目發展缺乏活力。調研中發現,一些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技術含量低,防洪標準較低,甚至部分水利工程質量差,遇上澇災渠道水毀現象時有發生。比如:上報幾年批復下來的農田溝渠有些設施,高于農田地面,起不到排水的作用,而且質量還存在一些問題。與此同時,也因為一些地區存在自建自管型、承包經營型、受益戶共管型、無償管理型、放任自流型等多種管護形式,由于受責、權、利分離的影響,在項目建設和生產生活中,污染水源、侵占水域等層出不盡“燈下黑”問題得不到妥善地解決,導致水利基礎設施重建輕管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是農村水利設施管護力量薄弱,管理不夠到位,難以跟上時代要求。由于水利設施建設體制不夠健全,部分農村水利項目,特別是民眾自發組織的項目,存在規劃不合理、設計不科學、施工不規范、建設標準低、質量不夠高等問題。同時,由于鄉鎮水管單位經費保障困難,鄉鎮水利和水管單位人員職數偏少、后繼乏人、隊伍不穩,在農田水利建設中,引導、組織和管理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直接影響到基層水利的服務水平和農村水利的健康發展。

 

    對策與建議:


    第一,探索多元化的農村水利建設投入機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原則,完善國家、集體、農民和社會各方相結合的多渠道農業投資體系,在稅收、補貼、貼息等方面對民間投資給予優惠和鼓勵,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在堅持群眾自愿、民主決策的前提下,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補助資金、補助原材料等方式,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三是建議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作為全市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管護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積極爭取中央、省對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管護資金的投入,設立專戶,做到專款專用;將集中供水收益部分統籌納入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并爭取社會各方面資金用于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管護。

 

    第二,創新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護機制,加強水利工程設施管理。按照市、縣、鄉、村分級管理的原則,結合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有關精神,加快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產權制度改革,以明晰產權為核心,鼓勵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轉讓等多種形式,明確小型基礎設施權屬主體,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投資建設和管好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同時,繼續以村、組或以支渠水文邊界為單元,實行“誰受益、誰管理、誰維護”,因地制宜開展受益戶共有制改革,將農村水利設施使用權和管護責任劃歸受益農戶,確保每一處工程建后都能形成管護長效機制。

 

    第三,進一步提高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和服務能力,多管齊下加強建管。要進一步加大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強水利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水管單位管理體制和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加強改革后的技術指導、服務和規范管理,建立健全農村水利建設、投入、管護的長效機制。同時,還要堅持水利工程行政領導負責制,建立健全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明確具體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尤其是對水毀修復工程要堅持做到“當年水毀、當年修復、當年見效”,逐級分解任務,逐類制定標準,逐項分包到人,逐級檢查驗收;對各類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嚴把質量關,真正起到“建一處工程,發揮一處效益”的目的。

 

    (老河口市政協委員、市工商局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