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強城鄉群眾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三點建議

2015-08-11 17:54:09  
字體大小:【


    “每年約5.5萬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主要原因”類似2014年《重慶晨報》這樣新聞,迄今依然存在,不勝枚舉。因此,加強城鄉群眾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已刻不容緩:

 

    對此,建議與對策如下:

 

    第一,開展公益性應急救護培訓,解決“內容泛化”的問題,確保即實有據。堅持從源頭抓起,從教育培訓抓起,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大綱》規定和各地應急管理實際需要,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等4項技術;中毒(化學和食物)、中暑、觸電、溺水、燒燙傷、氣管異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知識和技能;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火災、交通意外、有毒氣體泄漏等事故災難的逃生避險知識、自救互救技能等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通過報刊、媒體等多種宣傳形式,進村入戶、進社區企業、進校園商場等多種渠道形式,對城鄉群眾進行一次系統、全面的教育、培訓,并且有關部門要按照上述程序將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內容情況一一記錄備案,做到資料全面、客觀、準確。

 

    第二,分步實施,解決“內容泛化”的問題,確保城鄉全覆蓋。各地要成立應急救護培訓協調領導小組,建立應急救護培訓辦公室,召開相關責任單位協調會議,研究部署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同時,遵循“先高危,后拓展”、“ 先骨干,后普及”、“先集中,后分散”等原則,統籌兼顧不同類別受訓單位、受訓個人的需求,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逐步實現城鄉培訓全覆蓋。

 

    第三,強化督辦,解決“作用弱化”的問題,確保急救“零事故”。各地要將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納入本地應急管理體系中長期培訓整體規劃,建立健全救護員信息資料數據庫,設置處急救站(點),建立培訓基地和應急救護培訓長效機制,形成市(縣)、鄉(鎮、辦事處)、村(社區)三級應急救護網絡。與之同時,還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等規定,及時檢查、評估各地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以此不斷提高群眾性應急救護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各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老河口市政協委員、市工商局  張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