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竹溪縣政協委員支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鑄就全域旅游之魂

2015-07-27 17:08:46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日前,竹溪縣政協組織文化新聞藝術界委員,就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強化旅游文化支撐進行了專題調查,并通過專題協商議政會的方式,與縣直相關部門面對面的開展探討交流,為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建真言、支實招。

 

    委員認為,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緊密交匯,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延伸,兩者如影隨形,相得益彰,互為促進。當前,旅游業發展已步入黃金發展期,依靠品牌傳播、品牌競爭、品牌制勝對于促進竹溪旅游業發展意義重大。

 

    委員指出,竹溪人文資源豐富,境內有古長城遺址“關埡古長城”,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采皇木摩崖石刻、甘宗祠,古寺廟、古鹽道、古民居、古山寨、古館驛遍布各地。地域文化源遠流長,茶文化、古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戲曲文化、古鹽道文化各具特色。全國唯一的山二黃劇種、中國漢民族文化活化石的向壩民歌、“竹溪蒸盆”分別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茶葉、楠木、中峰米自古便是朝廷貢品,史稱“竹溪三貢”。近年來,全縣深入發掘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工作,“桃源畫廊”文化品牌今年初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授予全省文化品牌獎。為此,委員建議“三措并舉”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一、堅持以“內修人文”為主旨全力搶救挖掘地域文化。一是組建地域文化研究協會。采取“縣委主抓,政府主導,部門牽頭,協會運作”的辦法,把縣內文化名人、專業人士、農村藝人等文化力量組織起來,分門別類搜集有關史料,編印地域文化系列叢書,以存史傳世,古為今用。二是確定重點文化課題。當前應從竹溪實際出發,著重開展以桃源畫廊、十八里長峽、偏頭山森林公園、雞心嶺為代表的山水文化研究工作;以關埡楚長城遺址、甘宗祠、曾家寨為代表的古建筑研究和挖掘工作;以貢茶、貢米、貢木為代表的貢產文化搶救和挖掘工作;以山二黃、向壩民歌、民間故事、皮影戲為代表的民間文化研究工作;以“竹溪蒸盆”為代表的竹溪飲食文化整理挖掘工作;以九老十八匠為代表的傳統手工藝文化搶救和挖掘工作;以名門望族、成功人士為代表的家風家訓和創業故事的挖掘收集工作。三是扎實開展專題研究工作。打造地域文化品牌,要在研讀史書、考察遺跡、尋訪軼聞、搜羅口碑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辨、形象思維,對歷史人物、事件、實物、典故、傳說等諸素材進行加工提煉,注入深厚的地域文化內涵,演繹出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勾勒出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使人一看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一心向往竹溪。

 

    二、堅持以“文化先行”理念做好全域旅游的規劃設計。要把“文化先行”的思想貫穿到竹溪全域旅游規劃之中,用強烈的生態文化意識指導旅游開發的全程,把“文旅融合”、“文化先行”理念貫穿在生態旅游產業規劃設計的始終。一是堅持科學制訂規劃。每一個景點,每一個區域開發之前請專家團隊深入考察,統籌考慮,提出科學開發方案,更注重人文特色,更體現個性設計,避免開發的盲目性和雷同性。二是突出旅游文化的創意包裝?;谥裣宋幕A和歷史底蘊考慮,竹溪提出的“桃源畫廊”地域文化品牌已獲得省級授牌,在推進旅游工作中要叫響這一文化品牌,在各項建設中融入這一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化旅游發展過程中,依托當地歷史特色、人文特色、時代特色、習俗特色的基礎上,還應發掘利用鄉村旅游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宗教文化傳統、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等因素,進行創意包裝和文化創新,營造生態旅游文化氛圍,從而達到品質提升目的。二是加快文化場館及文化元素建設。在全力抓好縣“三館”建設的同時,應以山二黃、向壩民歌等民俗民間文化為基點,設立民歌樓、文化室、故事亭、賽歌場、觀景臺等設施,真正把竹溪變成游客放松身心,愉悅精神的生態樂園。三是抓好文化創意策劃及宣傳工作。四是注重借助外力叫響文化品牌。要招攬國際國內著名文化人士、企業界人士,利用現代傳媒和信息手段,引領、推介、包裝、放大竹溪先進地域文化,讓“桃源畫廊”這一主流文化品牌走出湖北、走向全國。

 

    三、堅持以“桃源畫廊”品牌引領全域旅游健康持續發展。一是以“桃源畫廊”布局生態建設。竹溪植被豐茂,生態優良,但山里山外極不平衡。應以“綠滿竹溪”和“三廊”建設為契機,掀起新一輪綠化美化熱潮,在綠化中布景,在設景中美化,全力建綠廊,興果廊,置景廊,育畫廊,使進入竹溪的客人看到的是濃蔭蓋地、滿眼皆綠、處處是景,達到綠廊養心、果廊養身、景廊養眼、畫廊養神的目的。二是以“桃源畫廊”統籌城鄉建設。竹溪在推進城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中,應結合“桃源畫廊”文化品牌,盡量避免大挖大建、破壞自然山水的做法,保護好古村落、古民居、老梯田等遺產遺跡。同時,對城鎮建筑風格、房屋建設底色進行總體構架,把主題文化融注在城鄉村建設包括、機關工廠建設的各個角落、各個區域,特別是在重要位置、顯要路段,把特有的文化理念,通過主題雕塑、主題建筑、主題公園等形式,轉化為固體形象,濃縮成城市標志,營造“桃園畫廊,世外竹溪”的濃厚氛圍。三是以“桃源畫廊”包裝旅游品牌。著力打造以“桃源畫廊、養生福地”為主題的旅游品牌,主打生態文化、飲食文化節會,繼續辦好“采茶旅游節”、“竹溪飲食文化節”,注重提升節慶文化內涵,豐富節慶活動內容,增強節慶活動吸引力,以節慶活動帶動旅游業發展。要突出節慶活動的重點、亮點、熱點和賣點,既要展示地域文化,又要以人為本、因人適宜,設計創造一些引人參與的生態體驗、文化互動項目,讓文化品牌真正成為做大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撐。


(竹溪縣政協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