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期盼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2015-06-11 15:53:13  
字體大小:【


   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但農村面源污染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現象,同時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糞便等造成農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面源污染的時空范圍不斷擴大,發展趨勢不容樂觀,并逐漸成為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護有限的農業發展資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美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刻不容緩。 

 

   一、農村面源污染來源及現狀 

 

   1、農村垃圾污染。農村垃圾由塑料制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農藥瓶和作物秸稈、腐敗植物組成的混合體,成分復雜。三萬活動期間雖然修建了許多垃圾房,但受經濟條件和傳統習慣影響,絕大部分農村垃圾仍沒有按要求存放,也沒有處理場所,大多隨意堆放在道路兩旁、田邊地頭、水塘溝渠,經過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不少垃圾散發出惡臭氣味。長期以來,一方面污染了農村環境,影響了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隨著風吹雨淋,絕大部分流入溪河,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2、人畜糞便污染。農村人畜糞便污染主要以畜類糞便污染為主。目前,發展畜牧業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因此,農村畜禽糞便污染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據調查,目前絕大多數農村畜禽養殖無畜禽儲糞池,即使有建設也不規范,許多養殖戶通常是將畜禽的液態糞水直接排放到溝渠中匯入溪河,流入長江。

 

   3 、農村水污染。農村水污染來源很多,包括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和村內地表徑流水。同城鎮生活污水相比,農村生活污水因常清洗生產工具等,污染負荷相對要高,加上浸漬了農村垃圾的地表徑流水和養殖業生產廢水,農村污水在數量上和污染負荷上均遠高于城鎮污水。目前農村污水處理基本處于空白階段,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外排至河流、長江。

 

   4、農藥、化肥污染。目前農村化肥、農藥商品使用量呈現上升趨勢。然而,據有關部門統計,化學農藥的利用率卻不足30%,其余部分直接進入了環境、土壤、水以及農產品,污染現象時有發生。  

 

   二、對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幾點期盼和建議 

 

   1 、營造農村濃厚的面源污染治理氛圍 

 

   (1)群眾的廣泛參與是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要充分發揮電臺、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的作用,因地制宜多層次、多形式地普及農業生態環境知識,提高公眾的認知度、環保意識和參與意識。引導農民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教育培養公民的良好習慣。

 

   (2)有關部門應組織編寫面向社會各界的科普讀物。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廣泛聽取農民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意見與訴求,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使農民了解污染的危害,掌握科學的農業生產技術,真正把環境保護措施變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成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軍。

 

   (3)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技術人員環保意識教育,增強環保責任感,使其能夠在開展農技推廣服務時,也能夠大力宣傳農業環保工作。

 

    2 、加強政府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領導與監管

 

    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也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更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課題。一是要將綠色GDP績效考核納入各級政府和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要通過村規民約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機制,起到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作用。三是要建立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機制。發改、環保、財政、農業、林業、水利、科技、建設、工商等部門都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加大對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在項目立項、資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3 、實施科學方法有效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一要加大綜合治理力度,防治化肥、農藥污染。要科學合理規范使用化肥、農藥。大力推廣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推廣以控制氮、磷流失為主的節肥增效技術。切實有效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禁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快普及推廣嫁接、輪作、防蟲網、頻振式殺蟲燈和生物防治等先進實用技術。二要加強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要鞏固“三萬”活動成果,有效利用農村已有的垃圾收集房和垃圾處理設施,并定期集中后運至垃圾處理場處理。三要加大對農村養殖業的規劃和管理,對其實行監控,建立舉報、考核制。大力實施農村人畜糞便固體廢棄物處理工程,通過建立沼氣池將有機肥轉化為可利用的沼氣、沼水、沼渣資源,推動農村生態系統建立良好的物質能量循環。

 

   4、總結經驗,推廣典型,以點代面,以好代差,逐步建立機制,制定目標規劃,逐步實現垃圾治理全覆蓋。規范鄉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解決鄉村生活垃圾亂傾亂倒和隨意處置,切實提高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能力,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保障公共環境衛生,防止環境污染,打造環境衛生城鄉一體化,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在有條件的地方按照“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的思路,進行規劃布局,統籌考慮城市、鄉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工作,逐步構建“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體系。


(秭歸縣政協  許克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