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快發展縣級民營經濟的幾點建議

2015-05-20 09:16:01  
字體大小:【


    民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縣級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對于繁榮地方經濟、增加勞動就業、推動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幫助民營企業走出發展困境,走上健康發展道路,首先是政府要提供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服務保障等措施,為民營企業擺脫發展困境創造更寬松環境。同時,要著重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縣級民營企業平穩、健康、持續較快發展。 

 

    通過近來來的工作實踐,本人就加快發展縣級民營經濟提出幾點建議。 

 

    一、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暢通企業融資渠道。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安定的金融市場環境是完善企業金融服務的基礎。為此,建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監管機構需加強管控,完善貸款擔保體系,在擔保、貼息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和扶持,對產品有銷路、企業有效益、資信高的民營企業和有發展潛力但處于剛起步階段,或有發展潛力但目前現狀并不十分好的民營企業,在貸款利息方面給予貼息支持;扶持民營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立和發展,引導民營企業民間融資,逐步建立民間私立擔保公司。金融系統則需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審批、放款效率。 

 

    二、改善企業用工環境,破解企業招工難題。利用人才開發市場,定期舉辦各類綜合和專業專場招聘會,著力搭建好勞資雙方供需平臺。大力宣傳國家勞動用工政策,積極引導企業適度提高員工薪酬待遇,豐富企業文化生活,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增強員工“廠榮我榮”的責任意識,盡可能地降低員工的流失率。應當結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加強職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力度,滿足日益加快的產業升級對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建議政府整合各種培訓資源,集中建設一所職工培訓中心,專門為企業培養員工,或由企業委托專門培訓機構培訓,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問題。打破招工區域誤區,積極完善外來務工人員的相關優惠政策,通過提供勞務補貼、解決相關保險、子女入學等困難和問題,增強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吸引力。 

 

    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縣級大部分企業是訂單式的生產企業,在大浪淘沙的市場經濟里,本來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不從企業自身增收節支、節能降耗來降低企業成本、加強內部管理,單憑企業來把握市場可能性非常小;企業只有提升了管理水平,才能減少間接費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效率是企業的生命,有了效率才有效益。企業要發展,必須有改革和創新意識。 

 

    四、強化企業優質服務,完善企業外部環境。首先要切實做好銀企協調、牽線服務工作,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建立和完善合作協調政銀企會制度,引導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有效信貸投入,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其次要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服務體系。完善由政府主導,以政策等方面推動,建立健全融資擔保、信用服務、人才培訓、信息網絡、創業輔導、管理咨詢、技術支持、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行政服務效能。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審批行為,凡應由市場調節、中介機構能夠提供服務的事項,改“審批制”為“登記制”。對依法保留的涉及安全、環保、社保等事項,全部進入政務大廳,切實提高“一站式服務”效率。繼續落實好招商引資“代辦制”、項目建設“綠色通道”等服務,全力打造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落實執法責任,對重點民營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嚴格控制各類檢查,嚴肅查處影響和破壞民營企業登記審批、生產經營秩序的人和事,切實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第三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尤其是對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推廣項目的企業,在資金、技術、用人、用電、有關政策方面等要素上優先給予政策性傾斜。 

 

    五、加強企業隊伍建設,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以推進民營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目標,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鼓勵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和技術人才培養,提高崗位技能水平;幫助企業進行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法律意識、經營管理教育,提升企業群體綜合素質。堅持“不求擁有,但求我用”的柔性人才引進和縣領導聯系幫扶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秀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 

 

    六、科學謀劃企業未來,提升企業發展潛力。一是根據縣級民營企業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淘汰落后的設備和技術。二是企業要有破舊立新的意識,鼓勵企業引進附加值高、能耗低的行業以及高層次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破除私營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三是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由政府搭橋牽線,校企實行培訓的方式,提高企業產品研發、生產設計和一線產業工人的基本技能,提高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水平。四是企業要高瞻遠矚,科學搭建服務平臺,加大科技投入,增強企業技術力量,不斷提高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 


通城縣政協經濟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主任  魏自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