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稅收“營改增”將擴大到全行業,將分批推出稅收執法權力清單,進一步完善權力公開運行監督機制。國稅部門將如何聚焦民生發展,維護納稅人成長壯大?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稅收“營改增”,繼續為財政收入作貢獻?這既是國稅人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是新常態下國稅人面臨的挑戰。為此,我們對新洲區國稅工作進行了專題調查。
一、2014年區國稅主要工作情況
(一)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完善收入考核、夯實財源建設
1.稅收收入穩步增長。
2.收入考核不斷完善。年初區國稅局制定了新的稅收計劃管理考核辦法,結合上級下達的收入任務考核目標,將收入任務完成情況特別是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情況納入區國稅局綜合績效管理考核,每月將計劃預測的準確率和綜合績效管理進行掛鉤,切實把握稅源管理的針對性,力求用對征收單位主要領導崗位實行“一票否決”的年度收入目標考核辦法,形成全局上下全面加強稅源、征收和稅政管理的倒逼機制。
3.財源建設不斷壯大。2014年,區國稅部門分別上門對6家重點企業及重大項目進行跟蹤服務,對項目企業基本情況和發展規劃,結合企業組織結構、經營銷售模式、積極宣傳相關稅收政策。
(二)以依法治稅為基礎,加強普法宣傳,規范執法行為
1.依法治稅水平有所提升。開展《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執行情況清理比對,落實《涉稅事項審批審核崗位職責工作制度》,推進規范性文件管理,推行稅務行政網上審批,開展重點項目督察審計,加強領導責任審計工作,組織執法案卷評查,嚴格稅收執法責任制。
2.普法宣傳特色鮮明。定期發放普法學習資料,檢查學習筆記,在2014年各科所普法考試考試中,平均得分98.5。打造特色陣地,營造依法治稅文化氛圍。將上級稅收優惠政策通過辦稅大廳led屏、展板、維信群等方式進行宣傳。
3.督察審計工作效果突出。制定《2014年稅收執法督察工作實施方案》,組織督察專班開展專題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執法督察工作效果;制定審計工作計劃,對邾城、陽邏、辛沖、倉埠、雙柳五個稅務所所長進行離任審計。將督察與審計工作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經督查,全部問題已按要求整改到位。
(三)以征管改革為動力,強化稅源管理,深化風險控制
1.稅政管理質效全面提升。一是“營改增”擴圍工作平穩推進。二是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三是加強農產品初加工行業管理。針對該行業特點和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所得稅后續管理再創佳績。
3.風控管理逐步完善。為加強風險管理與分析工作,區國稅局起草并制定了《新洲區國稅局稅源風險預警防控互動管理辦法(討論稿)》、《稅源風險管理考核評價制度(討論稿)》,建立起“信息互動工作例會機制、疑點信息提交機制、評估過程信息審核制、評估結果建議制、信息結果反饋機制、信息平臺共享機制”六大機制,推進風險管理鏈條化。
(四)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載體,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納稅遵從
1.召開座談會傾聽基層好聲音。
2.便民辦稅措施全面落實。一方面,將規定動作做到位。全面落實《全國縣級納稅服務規范》,將資料縮減內容、新增“免填單”范圍、“同城通辦”等惠民政策通過辦稅服務廳大屏幕、展板、網絡交流平臺、稅務登記初始告知等方式保證納稅人的知情權。另一方面,在自選動作上花心思。開通弱勢群體辦稅綠色通道,縮短弱勢群體辦稅時間,弱勢群體可享受優先受理、優先解答、優先獻言的權利。開通特事特辦通道,為有緊急需要的納稅人開通特辦需要,縮短審批時間,提高效率。
3.納稅人滿意度不斷提升。
(五)以績效管理為重點,創新管理方式,增強行政效能
一是績效管理工作全面展開。二是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質效。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完成稅收剛性增長要求難度大。
隨著財政支出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稅務機關增收的要求越來越高,區級稅收增收計劃預期不斷擴大。有些屬地在新洲的優質稅源收入不分享到區級或者征管權不在區國稅局,影響了創稅能力,壓縮了收入增長空間。此外,受征管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國稅收入長期在高基數、高增長上運行,壓縮欠稅等一次性增收因素影響空間越來越小,完成收入任務的困難和壓力更大。
(二)企業稅收增長后勁不足。
新洲區的經濟發展是以港口物流和工業項目為主導,一是工業項目建設與稅源建設不同步是稅收增長后勁不足的原因,部分企業開業經營2—3年內無稅收,不少項目無國稅收入貢獻。二是內陸港口首條近洋班輪“瀘漢臺集裝箱快班”成功開通“陽邏—洋山”江海直航“天天班”穩定運營,集裝箱吞吐量過百萬標箱,以經濟總量看,稅收與經濟發展有一定差距。港口物流的遠景規劃對稅收收入的增長一時還難以實現。稅收任務不斷增長與現實稅源不足之間的矛盾將日益突出。三是陽邏開發區不少企業總部設在武漢,其分公司生產企業在陽邏產生的稅收新洲無法收取,不少單位沒有稅收。四是全區中小型企業發展不足,投資小且見效快的企業不多,缺少上千萬和百萬元的稅源企業,是稅源增長后勁不足的原因。
(三)稅源結構差異明顯,“屬地管理”格局將會造成稅源流失。
(四)經濟新常態下的“營改增”對國稅帶來新的挑戰。
2015年,“營改增”將擴大到全行業,面對新洲區建筑稅收“一枝獨大”、“屬地管理”擴圍到國稅征收的趨勢,國稅部門將面臨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員配備不足、干部上下交流不暢、稅源計算過程及方法較以前更加復雜,對稅收人員專業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和辦公環境較差等問題。
三、下段工作建議
(一)支持招商引資,提升經濟發展速度。
一是爭取“四大家”領導全力支持招商引資工作,特別要重視有國稅收入的大型企業,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率和資金到位率,二是全力支持產業擴能,推進“工業倍增”,三是全力支持改革創新,全面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四是支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千方百計為培植稅源服務。
(二)做到兩個堅持,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實現稅收收入“新跨越”。一是加強財源建設,繼續做好重點項目的稅收跟蹤服務,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二是強化稅收分析,深入開展稅收經濟、政策效應、管理風險、稅收彈性分析,提高組織收入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可控性和針對性。三是強化稅收征管,開展戶籍清查和稅源排查,深化信息管稅,加大評估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四是強化收入考核,加強對稅收預測、申報、入庫三個環節的監控,加大組織收入督導力度,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務。
2.堅持依法治稅,防范稅收管理風險。一是繼續推進依法行政,防范稅收執法風險。加強對稅收規范性文件清理,規范稅收自由裁量權,進行執法風險教育和提示,引導稅務干部和納稅人防范風險。二是深入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在稅收執法考核中始終堅持“制度+預警、考核、監督、科技”即“1+4”的原則,依托稅務內控機制信息化系統,完善內控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內控機制規范稅收執法、防范廉政風險、預防失職瀆職的積極作用。三是積極應對“營改增”改革,做好新戶調研、宣傳、輔導、接受等工作,對現有戶的申報、稅負等異常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做到有效的控制風險。四是加強農產品加工企業管理。從一般納稅人認定、調查、發票發售、申報分析、稅負分析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控,加強管理。五是強化企業所得稅管理,提高基礎信息準確性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質量,探索完善匯繳管理新模式,加強日常審核審批備案管理,六是強化國地稅協作和戶籍管理。加強稅務登記信息管理、非正常戶管理、健全國地稅協作機制,防范稅收風險。
(三)推進三個深化,提升綜合管理質效。
1.深化管理創新,推動工作發展。一是增強創新意識,在完善提高原有創新成果的基礎上,科學謀劃,推進2015年管理創新。二是提升創新能力,強化創新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完善創新評審機制、考核機制、獎勵機制。三是拓展創新領域,結合稅收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進行創新。鼓勵稅收調研,以理論創新引導工作創新。四是提高創新質量,樹立精品意識,通過創新破解工作難題,取得實在效果。
2.深化征管改革,推動專業化管理。一是按照“兩提高,兩降低”要求,深入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以信息管稅為抓手,強化行業稅收管理,根據行業特點探索行業稅收管理辦法。二是強化稅源監控分析和風險應對,加強稅源監控分析團隊和風險應對團隊建設,進一步完善“統一分析、分類應對”的稅收風險管理運行機制。三是積極開展團隊式專業化評估探索,探索建立主、輔評估模式,規范評估行為。
3.深化文化引領,激發干部隊伍活力。一是大力弘揚“傳承問津文化打造國稅精神”的新洲國稅精神,把新洲國稅精神融入各項稅收工作中。二是大力弘揚雷鋒精神,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興稅活動。
(四)實施四個打造,提升國稅優良形象。
1.打造“守規矩、有作為”的作風“新常態”。繼續貫徹落實好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教育大家堅持“五知五做”,即:知止,做真抓實干、遵規守紀的武漢國稅人;知廉,做淡泊名利、情操高尚的武漢國稅人;知恩,做勤奮工作、知恩圖報的武漢國稅人;知足,做低調務實、謙虛謹慎的武漢國稅人;知行,做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武漢國稅人,著力營造“守規矩、不出格”的守紀氛圍,“有作為、干實事”的做事氛圍和“多動腦、求上進”的創新氛圍。
2.打造日常管理工作“新常態”。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工作,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原則,完善科所長工作日志,推進模板工作法,建立工作任務清單制,切實解決執行落實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發揮以領導帶群眾,抓機關帶基層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并做好結果運用,及時總結經驗,完善細節,不求立竿風影,但求潛移默化,使之成為日常管理“新常態”。
3.打造納稅服務“新品牌”。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納稅服務規范》的落實,深化“納稅人學校”實體化建設,拓寬稅法宣傳渠道,認真落實納稅人權利告知制度。突出服務目標,探索納稅服務新路徑、創立納稅服務新品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繼續推進標準化辦稅服務廳創建,豐富辦稅服務平臺,建立涉輿情處置機制,及時處理各類涉稅訴求,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加強納稅人回訪信息的收集應用,對納稅人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合理應用,及時解決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提升國稅機關在社會上的美譽度。
4.打造為民務實清廉的專業化管理隊伍,崇尚“新奉獻”。一是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規范落實干部管理、干部交流、干部選拔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以人為本,人盡其才。二是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落實,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強化學習型組織建設。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一崗雙責”,嚴格廉政紀律,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加大民評民議政風行風和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創建的力度,不斷優化稅收發展環境。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聯合調研組 吳國旺 鄒新立 劉劍 李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