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谷城縣政協委員建言:農技專家下鄉培訓要會說群眾話

2015-02-06 11:22:38  
字體大小:【

 

    新的羊年,“三下鄉”活動在各地拉開了序幕。月初,谷城縣政協委員隨農技專家下鄉開展“三下鄉”活動。活動結束,政協委員想聽聽農民對專家講課的感覺。便走訪了幾位農民。農民說,專家講的倒是不錯,但就是有些地方云里霧里聽不懂。像“株距”是什么意思,“集約型”、“粗放型”、“鏈式種養”等詞是什么意思等等。政協委員又走訪鎮長村干部,問他們農技專家如何講課才能讓農民全懂、能接受。一位村干部說,說一棵樹的粗細,不用幾“M”表述,直接說幾把頭,農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結合農民專家授課,又走訪農民、鎮村干部,谷城縣政協委員建言:農技專家下鄉培訓要會說群眾話。

 

    時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新的名詞、術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對于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沒有上過專業學校的農民來說,理解和掌握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才能將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真正讓農民掌握,這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多動動腦筋了。我們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時,若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只用些高度概括和專業性很強的詞語,有些農民朋友難以理解和接受,就可能產生抵觸情緒,只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和培訓的目的,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傳播推廣農業科技知識,是服務農民的重要工作。要使農民迅速理解和運用新的農業科技知識,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手段,有針對性地采用大眾化群眾的語言,化解難懂的農技專業術語,用深入淺出的道理,短小精悍的事例,生動形象地講解給農民,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群眾就能盡快掌握培訓的內容,順利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和希望我們的農技專家,多到農民中間來,在把知識傳授給農民的同時,放下自已的“身價”,拜農民為師,向農民學習群眾語言(土話、方言),這樣就能和群眾產生感情,容易和群眾打成一片,會說群眾話,知道他們想學什么,需要那方面的知識、技能,把科技知識運用實際生產中,傳播到最需要的群眾中去,達到“三下鄉”的真正目的。把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早落實,落實每個群眾身上。


(谷城縣政協  馬明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