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強農村村級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的建議

2014-09-15 01:01:35  
字體大小:【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委員、民進會員  游思萍


    農村村級資金、資產、資源(下稱“三資”)一直是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由于歷史上累積的諸多遺留疑難雜癥,加之管理制度之缺失、運作不規范、監管不到位、村集體開支不合規、財務公開不真實、資產流失較嚴重等現象時有發生,村級“三資”問題已成為誘發基層干部滋生腐敗的溫床,也成了干群情緒對立、涉訪涉訴增加的引擎與導火索。因此,公開透明“三資”的監管,有效化解涉訪涉訴已迫在眉睫。


    凡是村務、財務不公開透明的地方,那里的群眾怨氣就大,上訪的群眾就多,社會就不太平,經濟就發展不起來。面對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革、農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群眾民主意識的提升,“捂蓋子”行不通,“假公開”路不通,唯有加強“三資”的監管,讓農民心里有本明白賬,阻隔“暗箱操作”,實行“陽光作業”,方能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為此,特提出幾點建議:


    一、公開“家底”,不捂蓋子。凡是群眾關心的“三資”問題和盤托出,不搞“閉門造冊”,不關在村中或院子里“公開”,像秭歸縣那樣,通過網上、“明白墻”上、公開信中廣為公開,真正接受群眾評判與監督。


    二、陽光操作,剔除“面子”。村委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村委會的一切權力屬于村民。村干部只有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才會受到村民肯定和支持,這樣才有“面子”。因此,在村級財務收支明細、固定資產登記、集體資產、資源的租賃與發包、村干部工資發放等事項過程中,不搞“大鍋飯”,不打“悶棍”,不出“糊涂賬”;做到真公開、全公開。


    三、群眾參與,抓“牛鼻子”。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脫離群眾、逃避群眾監督都不可取。在“三資”監管過程中,要放手發動群眾,讓群眾深度參與,這才抓住了監管的“牛鼻子”。我們在財務審查的環節,不妨借鑒秭歸縣的作法:村民主理財小組由真正的村民代表組成,每一張發票收據,由理財小組組長簽字、理財小組蓋章,所有發須有附件,并注明事由、經手人、證明人、批準人、進賬時間等要素,做到手續完備,無白條入庫現象。


    四、公道正派,出“金點子”。“三資”監管程序多、內容多、形式多,要公開透明,首先得出以公心不能有個人“小九九”;其次要有敢于接受監督的勇氣,要讓群眾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發現問題,及時糾錯;還要善于結交意見不同的農民朋友,理性客觀面對群眾提出的批評,然后匯聚群言,找到讓群眾知情明政和發展農村經濟的好舉措、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