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葉波
日前,在英山縣政協八屆三次全體會議上,縣政協委員楊先鋒作了題為《破解融資難題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大會發言,引起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社會各界企業家的廣泛贊同。這是縣政協通過組織專題調研組,通過走訪部分英山境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金融服務部門,客觀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圍繞如何突破融資瓶頸,促進中小企業平穩較快發展、為縣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提出三點建議。
共同的認識是,政府、銀行、企業三方都要發力。
——政府機構要給力。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制度性保障,為銀行“壯膽”,為企業“撐腰”,為銀企“搭臺”,重點要圍繞“五個字”下功夫。一是“扶”。在積極爭取國家對中小企業專項發展基金的基礎上,縣財政要安排預算,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中小企業不良貸款損失給予適度風險補償;設立政府專項扶持基金,對企業技改擴規、轉型升級、產品創新等給予貸款貼息、研發獎勵。建立企業上市育成機制,打造以創投、風投和扶持基金為主體的科技孵化和融資平臺。二是“獎”。要推行“存貸掛鉤”引導機制,政府出臺文件,將全縣財政性公共儲蓄資源分配與各家銀行貸款余額占全縣信貸總額比重相掛鉤,對金融機構發放中小企業貸款按增量予以獎勵,開展爭創“融資貢獻獎”活動,引導公共儲蓄資源按貢獻率予以合理分配。三是“建”。就是構筑良好的銀企溝通合作平臺。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會同金融機構按照產業政策,篩選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企業和項目,定期組織銀企洽談會,每年編制一份《銀企信息溝通手冊》,作為加強銀企溝通、促進融資的媒介。四是“增”。要按照“政策引導,多方出資,市場運行”的模式,縣財政繼續在每年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補充擔保公司的注冊資本,充實業務人員,建立風險補償和貼息機制,增強縣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綜合實力。擔保公司要公司化運作,要有市場意識。五是“管”。加強相關部門和中介機構的管理,規范涉企融資的收費,重點是行政許可和強制準入的中介服務收費、具有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收費,要嚴格執行按最低標準打包收取登記、評估費用,打破行政指定、一家獨大的價格壟斷格局,讓更多有資質的評估公司參與公平的市場競爭,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銀行部門要助力。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對中小企業的容忍度,樂于、敢于、善于利用金融手段扶持成長型企業。一是創新信貸產品。要改變傳統的僅僅依靠土地、房產、機器設備作抵押放貸的模式,將抵押品種擴大到動產抵押、應收貨款抵押、權利質押等權益類資產。在一定地域范圍、行業協會內或者在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群體中,推出中小企業貸款聯保業務品種。還要根據中小企業貸款“短、頻、急、小”的特點,向上爭取,把小額信貸審批權限下放到基層,簡化審批手續,延長貸款時限。二是創新信用評級模式。金融機構要改變僅依靠企業報表、中介機構審計報告和企業固定資產規模進行授信評級的老套路,提高企業法人信用占比份額,依據企業法人人品、產品、抵押品,企業生產用水表、電表、(煤)氣表等數據進行評估,實行評級授信一體化,提高授信評級的效率和適用性,對信用評級達標企業直接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三是創新激勵機制。根據貸款風險發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已盡職調查、規范作業的信貸人員實行免責制,讓“敢擔風險、追求業績”的人成為金融部門的骨干,增強信貸人員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機構。各銀行要設立中小企業信貸超市,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對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按政策發放貼息、免息和低息貸款,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要激活民間資本,扶持有實力的民間金融組織發展成為小額貸款公司,穩步開展村鎮銀行試點,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要發力。要壯大實力、做實信用,增強內在融資能力。一是做大。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投資主體,融資過程、經營過程、發展過程都要靠自身主導,需要樹立遠大目標,壯大自身實力,增強發展后勁,不能僅僅依賴政府扶持、銀行傾斜。二是做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改善財務運行質量,做到證照齊備、產權明晰,財務透明,增加企業財務可信度,提高企業資信等級,打造更多的AAA信用企業,用企業信用贏得融資扶持,讓企業有信用,銀行有信心,信貸無風險。三是做規范。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商業運行,規范操作,學會用市場化辦法解決融資問題。跳出只依靠銀行融資的局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推動股權融資、債市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用現代企業先進管理模式推動中小企業快速壯大,促進縣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