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有關專家實地調查認定: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后河采石場遺址為明代永樂、嘉靖年間,大修武當山宮觀建筑及均州古城時的官辦石場的地點之一。為了更好的保護不可再生的文物古跡資源,更完整的繼承和傳播中華文明,丹江口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和文史委員會積極建言:
一、認真做好習家店鎮后河摩崖石刻、采石場遺址整體文物保護規劃方案。建議由丹江口市政府牽頭,委托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研究所及南水北調辦等單位共同協助,抓緊對摩崖石刻、采石場遺址進行價值評估、現狀評估和管理評估,積極申報湖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摩崖石刻風化嚴重亟待保護。根據現場觀測及圖像資料顯示,整面刻文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脫落,尤其這兩年風化得比較嚴重。因此提議,1、首先對裂紋、裂縫進行加固處理,防止表面繼續脫落。2、對該處進行封閉式管理,對摩崖石刻區域劃定紅線保護,尤其防止人為的對附近山體進行改造及對石文產生震動性破壞,制定搶救性保護工程,嚴禁開山采石。3、對字跡模糊的石刻分別采用清洗石苔、化學封固等技術手段進行保護。4、盡快完成摩崖石刻石文的拓片工作,并將對所有拓片及相關文獻資料集中修書建檔。
三、盡快啟動搶救性保護措施。2014年9月,丹江大壩蓄水以后,壩前水位上升,將把整個后河位置其中包括摩崖石刻記文和幾處遺址淹沒于水位以下,搶救性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建議劃撥專項保護經費,對該石文內容、題記進行石刻分割、加固、修復、保護收藏等措施。
(丹江口市政協 周健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