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武漢市東北部生態旅游開發的思考

2014-09-15 01:00:59  
字體大小:【

 

(武漢市新洲區徐古鎮政協聯絡委員會)


    充分開發利用資源優勢,建設武漢東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加快東北部山區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武漢東北部山區發展的希望所在。作為武漢東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洲區徐古鎮政協聯絡委員會近日組織全鎮政協委員對轄區內旅游開發情況進行了一次詳實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徐古鎮可開發的旅游資源優勢


    徐古鎮有三大可開發的旅游資源優勢:


    一是綠色旅游資源優勢。徐古鎮有5.8萬畝山林,森林密布,綠郁蔥蔥,風光秀麗。將軍山是“武漢東部第一山”,天然形成的將軍洞、九龍洞、情人洞、仙人洞隱于崖下;鷹咀石、仙人石、獅頭石、青蛙石立于峰巒,眾多優美的自然風光極具開發價值。


    二是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徐古鎮是湖北省革命老區中心地帶。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徐古鎮曾是方毅、張體學、劉西堯等老一輩革命家及黃岡中心縣委及鄂東軍政領導常駐地之一; 1947年,第一屆中共新洲縣委、新洲縣愛國民主政府、新洲縣軍事指揮部在將軍山漆家畈成立。從大革命開始到解放戰爭結束,徐古地區經歷了大小戰斗350多次,共有400多名革命志士英勇犧牲,留下了眾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可開發的紅色遺跡、紅色遺址眾多,歷史人文資源豐富。


    三是特色旅游資源優勢。徐古鎮是“全國雙孢蘑菇之鄉”,也是湖北省草腐食用菌生產的發源地。目前建有41個蘑菇生產基地、5個蘑菇科技示范園,4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常年生產的食用菌品種有十多個,且新瑞都、新集發等一批食用菌旅游觀光休閑農莊初具規模,特色旅游前景看好。


    二、徐古鎮旅游發展思路


    為充分開發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十二五”期間,徐古鎮提出了“做強全國蘑菇之鄉、建設武漢生態強鎮、打造鄂東旅游名鎮”的發展定位。在發展旅游產業上,徐古鎮的規劃構想是:以特色優勢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生態旅游、特色旅游、紅色旅游”為基調,以將軍山為中心,以柳河山區為重點,以特色產業為依托,把旅游開發與特色產業發展和林果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綜合進行“山、水、林、園、路”為一體的旅游開發,建設將軍山景區,打造“百億元食用菌產業園”,挖掘旅游產業的文化特色和內涵,打造旅游“精品”,全力塑造徐古鎮旅游品牌和總體形象。把徐古鎮建設成為高端旅游與田園旅游、風景旅游與人文旅游、紅色旅游與特色旅游、觀光旅游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重要旅游支點,打造鄂東旅游名鎮。


    三、目前的工作與現狀


    在武漢東部旅游新區開發具體詳規制定完成前,徐古鎮現階段主要是結合東部旅游新區建設的總體規劃,突出“紅色、綠色、特色”三個重點,實施“保護性開發”:


    1、挖掘紅色旅游資源。重點是組織文化專班進行采風,探尋革命老區的紅色遺跡、遺址,搜集、挖掘、整理有關將軍山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從深度、廣度增添和延伸其歷史與文化內涵,為將軍山旅游開發奠定人文基礎。目前,已收集的資料較為零散,需要進一步系統和完善。


    2、保護綠色生態資源。正確把握“開發性保護”與“保護性開發”的關系,在全面啟動開發建設前,突出保護原始生態環境為重點。一是以生態旅游為宗旨,編制《柳河山區生態保護規劃》,實施封山育林,加強生態保護,并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二是結合“城管革命”向村灣延伸,加大對村灣環境的整治力度,為旅游開發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繼關停柳河鐵礦后,加大對私挖濫采的整治力度,嚴防破壞生態環境。四是結合治超行動,加大對過境超載車輛整治力度,延緩道路壽命,保持道路暢通。


    3、發展特色旅游資源。一是加快新集發休閑山莊建設步伐,完善生態餐廳、道路、休閑設施及配套項目建設,爭取建成全市4A級以上的休閑山莊,為旅游開發增添新亮點;二是協調天添、長華、申綠等食用菌重點龍頭企業開辟參觀點,形成特色旅游景點;三是完善新瑞都、琵琶山莊等休閑山莊的吃、住、購、游農家樂配套設施建設,增強休閑娛樂和服務功能;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新上突破性項目。徐古鎮正在招商引進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行業龍頭企業——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計劃投資新建集食用菌卡通、影視、特色餐飲、特色購物、生鮮生態、娛樂休閑文化廣場和金針菇、蟹味菇、白玉菇工廠化種植于一體的食用菌文化休閑歡樂園項目。該項目的建成后,將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休閑觀光旅游的一大精品。


    此外,徐古鎮正致力于利用湖北省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機遇,爭取立項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力爭引進1-2個業主投資旅游景點建設,引進組建旅游開發公司,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整體策劃和包裝,為將軍山旅游開發尋求經濟基礎。同時,結合徐古鎮百億食用菌產業園區建設,有計劃地開發旅游商品。一是加大意向性項目的跟進力度,爭取食用菌特色風味旅游食品加工基地項目早日落戶;二是積極挖掘和開發特色地方產品和手工藝品;三是積極與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合作,開發一批有地域特色、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紀念品等旅游商品,逐步形成集紀念性、收藏性、實用性、欣賞性、饋贈性于一體,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體系。


    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蘑菇節、花朝節、報恩文化旅游節等有利機遇,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多途徑、多渠道推介徐古鎮獨特的旅游資源,以吸引自駕車游客、戶外背包游一族,擴大徐古鎮“生態旅游、特色旅游、紅色旅游”的知名度,為深度旅游開發積累人脈資源。


    四、東部旅游開發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在思想上對旅游開發的共識不夠,信心不足,緊迫感不強。其原因有三個,一是由于旅游產業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長,形成名氣難,成效來得慢,不易激發開發的積極性。二是從旅游開發的現狀看,目前全區風景旅游區打造尚未形成大氣候,品牌不響,帶動力不強,叫了多少年,但未見到明顯效益,難以激發開發熱情。三是從干部的心態看,想干沒有錢,招商引資難,只好等等看,抱著觀望依靠的思想,面對旅游新區建設束手無策。


    2、缺乏資金,開發進展不快,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在投入的認識上有偏差,一說到投資,有的干部就指望政府拿錢開發,這是不現實的,現階段財力有限,不可能大筆資金投入。二是投入激勵機制欠完善,鼓勵招商引資和吸納社會資本搞開發的政策放開不活,膽子不大,吸引不強,以致主體開發不旺。三是自我開發的主動性不強。有的干部指望上級把旅游區的路搞通了再抓開發,結果是大項目無力搞“難”住了,小項目不想搞“閑”住了,本地資源擱置,連“農家樂”、“鄉村游”也不如周邊市、區火爆。比如近兩年到麻城市、黃陂區看“杜鵑花”的游客很多,其實我們的“杜鵑資源”不比人家差,差的是“杜鵑精神”。


    3、規劃不夠完善,組織不夠緊密。一是有規劃,但是缺乏詳規,年度開發任務沒有落實到街、鎮、區三地,各街鎮區每年搞什么,怎么搞,心里沒有底,搞與不搞沒有關系,心里沒有壓力。二是有組織,但是組織不緊密,三地仍然處于松散型狀態,統一組織協調不夠,統籌開發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核心。三是有行動,但是行動不一致,三地有的開發有的看,務虛多于務實,論道多于闖道。


    五、幾點建議


    1、迅速加快紅色旅游通道建設,為東北部旅游開發奠定基礎。


    2、解決好旅游開發與旅游文化分離的問題。沒有文化的旅游,是沒有生命力的旅游,沒有旅游的文化,是無法提升價值的文化。東部旅游業要獲得生機與發展,必須在文化與旅游的結合上尋找新突破。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應該有組織地賦予文化內涵,才能發揮資源的最大經濟效用。


    3、暢通融資渠道,加大引資力度,為東北部旅游開發尋求經濟基礎。同時,要對重點項目或在建項目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


    4、統籌規劃東北部旅游建設。由市區成立規劃專班,制訂東部旅游發展詳規。實行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形成大區域、大旅游規劃,深度開發,整合開發,整體開發,改變各自為戰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