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鄂州市鄂城區委員會
建立健全鄉鎮政協組織是提升基層政協工作水平、充分發揮基層委員作用的重要組織保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創造條件,全面建立鄉鎮政協聯絡處,依托聯絡處開展活動,是鄂城區八屆政協組建后,圍繞進一步發揮政協委員特別是鄉鎮政協委員的作用,大膽嘗試,積極實踐,取得一定成效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鄉鎮政協聯絡處設立情況
鄂城區八屆政協現有委員195名,其中91 名委員是來自鄉鎮的。如何切實有效地發揮鄉鎮政協委員作用,是歷屆政協委員反映較多的老問題。鄂城區原來在鄉鎮設有政協聯絡組,負責鄉鎮政協委員的學習培訓、知情悉政、活動交流等工作,鄉鎮政協聯絡組在團結委員、開展活動、提升政協工作水平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2002年的機構改革中,撤銷了鄉鎮政協聯絡組,由區政協直接聯系委員和組織委員開展活動。實踐證明,區政協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在發揮鄉鎮基層委員作用上作了許多努力,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許多措施未能落實到位,導致基層委員作用發揮不充分。鄂城區八屆政協組建后,在市政協的多年努力和區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學習、借鑒外地一些縣市經驗的基礎上,我區恢復了在鄉鎮的政協工作機構,在鄉鎮設立了政協聯絡處(機構規格為正科級)。而且區委明確規定,鄉鎮政協聯絡處的負責人必須由黨委副書記兼任,并配備專職副科級的政協干事。在鄉鎮黨委的高度重視下,結合鄉鎮黨委、政府的換屆工作,目前,我區10個鄉鎮都配齊了鄉鎮政協聯絡處主任,配備了政協干事,有的鄉鎮還為政協聯絡處解決了專門辦公室、改善了必要辦公條件、將政協聯絡處的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這些都為基層政協委員有效開展履職活動提供了組織保證和物質支持。
二、鄉鎮政協聯絡處開展工作情況
我區鄉鎮政協聯絡處成立半年多來,在學習培訓、建章立制、開展活動、履行職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方位地提高了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水平,提升了政協形象。
一是主動加強學習,全面提升委員素質。政協委員的素質是發揮主體作用的基礎,也是委員履行職責的前提條件?;鶎诱f委員由于受條件所限,素質參差不齊,能力有高有低,這也是制約基層政協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前,我們主要是通過集中培訓、發放資料等形式對委員進行學習培訓,方式不僅單一,而且成本較高,效果不明顯。成立了政協聯絡處后,各鄉鎮政協聯絡處把加強學習、提高委員素質作為提高政協工作水平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建立了定期學習交流制度,每月保證至少一次學習交流活動。尤其是各鄉鎮針對換屆后新委員較多的實際,在區政協組織委員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各聯絡處又組織委員緊緊圍繞“政協是什么?政協干什么?委員怎么干?”三個問題進行了學習培訓,提高了基層政協委員的主體意識,全面提升了委員的履職能力,較好解決了“名”不符“實”的問題。
二是建立規章制度,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各鄉鎮政協聯絡處充分認識到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在機構人員到位后,在區政協的指導和督辦下,即著手制定了委員聯系制度、委員履職制度、委員考勤登記制度等規章制度,力求用制度規范委員行為,增強委員的自律意識和參政議政的自覺性,形成“寬松而不放松、自由而不自流、民主而不能無主”的氛圍。據我們統計,鄂城區八屆政協成立以來的半年多時間里,各鄉鎮組織委員定期不定期開展各種視察、調研、民主評議等履職活動,委員活動參與率達到95%以上,基本上形成了“月月有活動,人人參與活動”的良好工作格局。我區新廟鎮連續三屆政協委員、民營業主邱發清在浙江出差的途中,得知鎮政協聯絡處組織委員視察企業發展環境的活動后,主動縮短行程,連夜驅車從浙江趕回新廟,參加鎮政協聯絡處組織的活動。在視察中,他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提出了對重點民營企業要實行掛牌保護,加大對企業周邊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等建議,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以及公安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落實到了日常工作之中,有效地凈化了企業發展環境。
三是突出發揮優勢,積極參與第一要務。鄉鎮基層政協委員具有頭腦活絡、社會交游廣、見識相對深刻的優勢,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如何發揮政協委員的優勢,是各政協聯絡處成立后服務大局的中心工作。各鄉鎮政協聯絡處普遍開展了“我為發展提供一條信息、引進(聯系)一個項目、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提供一條有益的建議”的“四個一”活動,積極參與第一要務,取得了初步成效。半年多來,通過鄉鎮政協聯絡處收集整理了20多條具有利用價值的信息,引進了4個項目。如今年初,我區沙窩鄉有一政協委員在外洽談業務時,得知浙江有一老板想投資山林開發,搞綠色產業。他馬上將這一信息向沙窩鄉政協聯絡處進行了反饋,沙窩鄉政協聯絡處及時與這位老板進行了聯系,促成浙江老板在沙窩鄉承包了2000畝荒山種植黑李的項目。我區汀祖鎮被確定為全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后,汀祖鎮政協聯絡處積極組織委員圍繞鎮域可持續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鎮域發展規劃等課題開展了三次調研視察活動,向鎮黨委、政府以及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完善規劃、加強資源管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整合行政資源,優化發展環境等建議,得到了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并被采納應用到了實際工作之中。
四是履行社會職責,積極促進社會和諧。各鄉鎮政協聯絡處成立以來,秉承了政協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在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如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中,澤林鎮有一個村民小組的村民因為挖塘占用了其耕地面積,而與村委會發生了矛盾糾紛。澤林鎮政協聯絡處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組織委員到現場做村民的工作,通過換位思考、真心真情的細心交流,矛盾得到化解,促進工作落實。今年初,區政協針對我市推行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安排各鄉鎮聯絡處組織轄區的政協委員開展調查摸底活動,為黨委、政府獻計獻策,給老百姓做細致的政策宣傳解釋,為這項工作推進發揮了積極作用。各鄉鎮聯絡處還在委員中開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活動,引導政協委員扶貧幫困捐款、捐物100多萬元,幫扶貧困戶130多戶,貧困學生300多人。
三、幾點體會
經過幾個月的實踐證明,在鄉鎮設立政協聯絡處并堅持經常性地開展活動,進一步延伸了政協工作觸角,激發了鄉鎮委員的熱情,拓展了團結功能,增強了政協組織的活力。主要體現在:
(一)進一步調動了農村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以前,由于參加活動不方便,區政協組織委員學習、活動時,農村委員經常不能參加,也不能經常反映社情民意。而建立了鄉鎮政協聯絡處后,鄉鎮委員便可就近參加活動,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和聯絡處的組織下,圍繞鄉鎮中心工作發揮參政議政作用,由于對本鄉鎮情況熟悉,并可從群眾中了解事情真象,通過向鄉鎮黨政的反映,使一些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委員們有了成就感,進而增強了委員履行義務的積極性。
(二)更加密切了委員同社會各界的聯系 。一是通過開展活動,委員們有機會同鄉鎮領導廣泛接觸,也為委員提供了直接向鄉鎮黨政領導反映情況的渠道。二是密切了本鄉鎮委員的相互聯系。通過聯絡處活動,各位委員可以互通本村組的情況,搜集多方面的意見、建議和群眾呼聲,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對本鄉鎮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
(三)切實增強了基層政協的工作活力。幾個月來,由于政協聯絡處活動的內容和范圍逐漸豐富擴大,積極參政議政,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反映群眾的切身感受,說群眾想說的話,盡心竭力為群眾解決難事,起到了“智囊團”、“連心橋”的作用,從而擴大了政協在群眾中的影響,填補了政協組織在農村最基層工作的空白,使政協工作深深植根于基層廣大群眾之中,為政協工作增添了活力。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從我區鄉鎮政協聯絡處成立到現在的實踐來看,雖然各鄉鎮政協聯絡處嘗試性地開展了一些工作,但認識不到位、組織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活動不正常等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影響了基層政協委員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思想認識不夠。 一是一些鄉鎮黨委領導對政協聯絡處認識不足,重視不到位,沒有給予鄉鎮政協聯絡組必要的支持,為本鄉鎮政協聯絡組壓擔子、出點子、給票子不夠,聯絡處工作沒有壓力、缺少動力、工作乏力。二是一些鄉鎮政協聯絡處自身認識不足,導致工作不到位,只把自身工作局限在通知開會和一年組織幾次活動上。
2 、開展活動不夠 。政協活動是政協委員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體工作的重要形式,如調研活動、視察活動、評議活動等,但一些鄉鎮聯絡組開展活動并不經常化,形式也比較單一?;顒犹偈刮瘑T缺少履行職能的機會,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3 、責任意識不夠 。政協委員是政協的組成細胞,每一個細胞的作用發揮都事關政協整體工作水平。部分基層政協委員還缺乏必要的榮譽感、責任感,履行職能被動多、主動少。甚至一些委員存在所謂的“重在參加”意識,一旦進入委員隊伍,責任意識便隨之淡泊起來。
為了保證鄉鎮政協聯絡處健康發展,切實履行起工作職責,促進政協工作整體推進、全面發展,我們建議,在省級層面上從以下方面進行規范:
一是出臺一個文件。建議省政協出臺支持、規范鄉鎮政協工作的相關意見,用以指導基層政協工作的開展。
二是規范工作機構。建議在全省范圍內對鄉鎮政協工作機構進行規范,統一機構名稱、規格,完善編制,增加人員,解決一定的辦公場所、設備、經費,為政協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物質保障。
三是建立溝通聯動機制。鄉鎮黨委、政府應定期向所在鄉鎮的政協委員通報情況,為委員知情悉政創造條件。要將鄉鎮政協聯絡處的工作納入鄉鎮黨政工作通盤考慮,統籌安排, 給政協聯絡處出課題、壓擔子。
四是完善激勵表彰機制。要從省市的層面上對基層政協委員加大評先表彰的力度,以提高基層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