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桃元 委員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近年來,我國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速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示范運行和標準化、市場化進程。應該說,未來兩到三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發展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進我省新能源汽車在關鍵技術、關鍵環節上先行一步、有所突破,就有可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為推動湖北產業發展提檔升級、促進中部崛起提供重要支撐。
一、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
湖北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我省在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試制、動力電池等關鍵部件技術等領域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襄陽,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更是先行一步,具備了產業化、做大做強的條件,只要在此關鍵時期予以大力扶持,襄陽一定能夠成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城。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一是發展先機前所未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為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襄陽市被國家分別批準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示范基地。2011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局批準在襄陽市建立的國家級動力質量檢驗中心已開工建設。目前,襄陽市有關單位正在配合國家和省籌建國家電機、電池、動力系統、控制器、安全性能等實驗室,這將吸引大量的研發和生產企業云聚襄陽,將使襄陽形成研發、實驗、檢驗和生產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應該說,擁有“兩個”示范建設與發展功能和國家級動力質量檢驗中心的城市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這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跨越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先機。
二是產業鏈條完整全國少有。在國家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的技術路線上,襄陽市就占了“兩縱三橫”。據了解,目前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只有襄陽市具有較為齊全、完備的產業鏈條,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謂“得天獨厚”,特別是“兩縱三橫”(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客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等)的產業格局在優化中進行升級,經過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產業鏈建設和資源配置趨于科學合理,形成了整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市政環衛車等電動商用車)、電池(國通青山電池、高新青山電池、駱駝蓄電池等)、電機電控(宇清驅動電機、驅動系統、控制器)等產業鏈。襄陽現有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企業及院所已有20多家,并且不斷有新能源汽車企業入駐襄陽,集聚效應初顯。
三是整車和關鍵部件進入產業化階段。東風汽車股份公司所屬的東風襄陽旅行車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同時獲得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成為東風公司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生產陣地,目前已初步進入產業化階段。襄陽高新青山公司研制的垃圾清理車,已生產出多部樣車,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條件。襄陽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總成研發和生產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襄陽宇清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驅動系統研發中心為平臺,整合襄陽特種電機、江山變速箱公司、駱駝蓄電池公司相關資源,解決了電機控制技術、整車控制技術、發動機和電機之間動力的轉換和銜接技術難題,實現了動力系統、自動變速驅動系統、控制系統三大核心技術模塊化集成的技術突破。該技術能在客車、工程車、轎車等多種車輛上使用,具有寬廣的市場空間,其動力系統已經在國內“十城千輛示范工程”中的10多個城市應用。湖北追日新能源科技公司近年研制的國內首創的電動汽車光伏智能充電站、充電機系統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湖北國通青山新能源高科技公司通過對原高新青山電動汽車公司進行資產重組、設備更新、技術提升、管理升級、市場拓展等各種舉措,使企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公司采用噴涂式自動化生產線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現已經完成基礎工作,2011年完成2條生產線,形成1億安時左右的生產能力。
四是示范推廣試點工作正在全面展開。按照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方案,襄陽市在三年內將示范推廣應用新能源客車、純電動市政環衛車、物流車和出租車1千多輛,2010年年底,襄陽市新增了2條純新能源公交車線路,又投放了20輛純電動公交車投入營運。2011年分別在城市公交、市政環衛、物流等領域投放新能源汽車,同時探索充、換電和服務模式,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促進示范推廣工作獲得成效,帶動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二、困擾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能規模較小。2010年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僅有5.06億元,這與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示范基地”的要求相比,有較大差距。
二是技術不夠成熟。襄陽市目前雖然擁有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和整車的核心技術,但產品大多處在小批量生產和技術改進階段。一方面,由于產品檢測、檢驗技術發展滯后,企業只能依靠大規模示范運營來檢驗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程度有限,產品生產需要的技術參數和基礎數據獲取不充分,制約了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如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家汽車企業,2011年準備與宇清公司簽訂150萬臺、價值2.3億澳元的IEDS系統訂單,但由于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產品性能檢驗還不全面、不充分,企業不敢貿然接單,痛失拓展海外市場的絕好時機。
三是發展資金緊缺。國通青山公司后續生產線建設的資金缺口近8億元;宇清公司投資3.5億元興建的IEDS系統生產線資金缺口2億多元;東風旅行車公司產能擴建也有1億多元的資金缺口;襄陽高新青山公司的垃圾清理車遲遲不能量產,主要原因也是資金問題;四能電動車等公司的產品研發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資金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四是面臨同質惡性競爭。突出表現在各地區存在相互挖人才、挖企業的問題,造成同質惡性競爭嚴重。比如,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本來已經十分緊缺,但某市已有2個區到襄陽市積極接洽試圖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人才。襄陽市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高薪聘請的一名教授,已被省外一家公司挖走,給襄陽這家公司造成很大的壓力。
三、懇請協調解決的幾個問題
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希望在新能源,而湖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希望在襄陽,支持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就是支持湖北汽車產業的進一步壯大,就是為推動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上做出重大貢獻。為此,建議省委、省政府在以下方面給予關心和支持:
一是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大力推動將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納入2012年國家創投基金推薦計劃,爭取國家更大支持。除了政策性支持外,2010年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開始實施新興產業創投計劃,開展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試點工作。目前,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了做大做強、提檔升級的良好基礎。建議省委、省政府和省發改委采取切實措施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納入2012年國家創投基金推薦計劃,爭取國家更大支持。
二是建立我省新能源汽車發展專項基金,大力支持襄陽發展新能源汽車龍頭產業產業化、支持襄陽新能源汽車整車在全省范圍內示范運營。在目前市場尚不成熟的階段,主動培育市場,不僅可以拉動產業發展,也可以推動產業化、市場化進程。盡早規劃并啟動“全省公交汽車電動化工程”,用2-3年時間,先在全省各市區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廣襄陽新能源汽車,更換現有的公交車,實現公交汽車全部電動化。同時,建議利用該專項發展基金重點支持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骨干企業的自主研發、標準制修訂、生產及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三是由省政府出面建立松散的、但有一定組織形式的省級新能源汽車企業聯盟。由省政府在省級層面,通過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和參加全國性的大型推介和產品展示等活動,宣傳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宣傳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和舉措,為襄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鼓勵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相互購買技術許可、專利或合作開發方式,獲得新技術,共同攻克技術難關;統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引導相關企業做好二次創新工作,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建立人才共享機制。由省政府出面,支持相關企業與“兩院”院士等高端專家簽訂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合作協議,在襄陽境內建立“院士工作室”,有效解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人才短缺瓶頸。
四是建議省政府向國家相關部委呼吁調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由按現有價格征稅調整為按一般燃油車征稅,或在一定時期內實行免除車輛購置稅等政策,鼓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五是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建議將襄陽新能源汽車列入各級政府采購名單,特別是在垃圾清運車和公交車等特殊車輛上給予優先采購安排,推動和鼓勵省內的公務車及公共事業用車優先采用新能源汽車,以此帶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襄陽市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