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促進民營企業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2014-09-15 00:55:15  
字體大小:【

 

湖北省工商聯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有利于擴大就業,有利于建立長期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為此,我們會同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形式,對我省部分地區民營企業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有利于改善勞資關系
    1、法律意識明顯增強,權益保護不斷加強。通過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和員工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勞資雙方依法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明顯增強。員工主動要求與企業簽訂合同的人數增多。

    2、勞動合同簽訂率提高,用工行為不斷規范。《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企業用工行為的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一是《勞動合同》的簽訂率明顯上升;二是程序更加規范,合同內容更加完善、充實;三是試用期操作更加規范,一年以上的長期合同越來越多。

    3、勞資雙方矛盾明顯減少,勞動關系不斷改善。通過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勞資雙方均能按照合同辦事,按合同規定解決問題,矛盾明顯減少,勞資關系明顯好轉。有的企業還建立了勞資矛盾處理機制,完善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能夠及時化解矛盾,避免勞資沖突,有力促進了勞動關系規范有序和諧發展。

    二、影響《勞動合同法》貫徹實施的原因
    1、社會保險政策屏障及學習理解不夠影響新法實施。一是社保接轉不暢導致農民工退保。一些在異地參加社會保險的勞動者,由于社保接轉不暢,提出讓企業退保。二是社保投保管理僵化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企業在試用期替職工投保,一旦勞動者在試用期離職,或勞動者沒有和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就自行離職,因合同沒有解除,企業還要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三是由于企業對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和法規不熟悉、理解不到位,對有的情況處置不當或處置錯誤。

    2、企業用人成本加大影響新法實施。《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用工成本加大是眾多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如,招募成本、開發培訓成本、使用成本和企業人工成本等普遍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更為突出。勞動者的頻繁流動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招募成本,而且還增加了企業的培訓成本。《勞動合同法》關于支付加班費的規定是造成企業用人成本急劇上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年休假期間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規定也增大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社會保險費用漲幅過快和繳齊五種社會保險也是企業人工成本增加的原因。

    3、勞動者參保意愿不強影響新法實施。勞動者不愿參保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目前的民營企業中,勞動者以農民工為主,其知識層次和文化水平總體偏低,他們對養老保險是一種現在投資未來獲益的制度認識理解不夠,部分勞動者偏好于得到眼前的小部分收益,而不愿繳納養老保險。二是農民工本身流動性很強,民營企業中很多勞動者是短期工和季節工,而我國養老保險接轉不暢通,勞動者擔心以后拿不到保險金,所以很多勞動者寧愿多拿工資而不愿參保。

    三、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的建議
    1、切實加強《勞動合同法》的學習宣傳,消除誤解。一是要繼續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有關部門要采取現場咨詢、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勞動合同法》的重大意義、立法原則和勞動關系雙方權利義務,以提高全社會對《勞動合同法》的認知和理解;要讓勞動關系雙方明白《勞動合同法》的目的是在保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二是在日常窗口接待及執法工作中做好法律宣傳工作。針對企業遇到的常見問題集中答疑和講解,將為企業提供法律宣傳服務形成制度,定期開展。三是健全法律下基層的工作機制,主動向企業提供法律宣傳及咨詢服務。

    2、盡快實現社保統籌,促進社保關系在全省范圍內自由轉移。建議統一放寬各城市社保繳納開戶資格限制,取消非本城市注冊的企業法人不能在本城市開設社保帳戶、繳納社會保險的限制,規定只要是省內注冊的法人,就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開設社保帳戶。員工在省內不同統籌地區參保繳費的,個人帳戶和統籌基金可以隨之轉移、連續計算,但不允許退保。不同統籌地區之間統籌基金的差額由國家財政補足,最后逐步過渡到全國統籌。對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建議建立可攜帶的流動人口個人帳戶模式,即以農民工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為農民工建立個人帳戶,全部繳費進入個人帳戶,不搞社會統籌。

    3、進一步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加強勞動執法監察,要做到隱患問題提前查、普遍問題全面查、重點行業專項查、重點地區重點查,切實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行為。

    4、探索發展和諧勞動關系長效機制,促進各方良性互動。一是要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作用。充分發揮省、市、縣勞動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工商聯的作用,處理勞動爭議,促進矛盾的及時化解。二是要建立用工務工雙向信用體系即“用人單位信用體系”和“應聘職工信用體系”,引導勞資雙方保持誠信。三是要強力推進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機制。針對我省當前勞動關系管理中的具體問題,逐步完善集體談判程序,并充分發揮工會的溝通協調作用。規定企業必須以集體合同的方式確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

    5、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鼓勵企業依法用工。在政策上,要重點完善惠及全體勞動者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與促進穩定就業、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結合起來。鼓勵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合法用工、多種形式用工,并給予企業適當的補貼費,以減輕企業實施《勞動合同法》短期成本上升產生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