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履行職能抓“三點”

2014-09-15 00:54:34  
字體大小:【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政協主席 李延恕

    作為最基層的縣政協組織,圍繞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對人民政協提出的新要求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決定》的貫徹落實,怎樣履行好三大職能,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本人略談點滴以拋磚引玉。
   
    一、履行職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基礎在圍繞中心緊扣基點
    縣政協怎樣履行職能, 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我認為,最基礎的是圍繞中心扣基點。中心是什么?基點又是什么?毋庸置疑,中心就是全縣的經濟建設,基點就是政協三大職能。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做到圍繞中心履行好三大職能,就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㈠圍繞中心履好職。
    第一,政協班子要圍繞經濟建設,發揮領路作用。主席會和常委會作為政協的領導班子,必須做到工作思路與黨政工作同向、同步,必須保持與黨政領導的心中所想、意中所愿和手中所抓的大事高度統一。在思考和研究經濟課題時,注意與黨政經濟決策合拍,注意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有的放矢地提出有分析、有數據、有前瞻性的經濟工作參考意見和建議。
    第二,政協委員要投身和關心關注經濟建設。政協委員來自各條戰線,是政協的主體。政協工作活起來,離不開委員的積極參與。委員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好壞,直接關系到政協工作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政協工作的水平。在這一點上,關鍵是要發揮好委員的提案優勢,量力而行的組織委員參與各項建設,注重委員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第三,政協活動貼近經濟工作。政協活動只有立足“少而精”,緊貼經濟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委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委員參與經濟建設的熱情。縣六屆政協根據縣委經濟工作部署,遵循“縣委出題,政協答題”的原則,無論是對口協商還是專題視察,無論是實地考察還是外出走訪,都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經濟發展為目的,精心組織,收到了實效。

    ㈡圍繞中心履實職。
    一要講實話。這是政協的優勢,要堅持。當前,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政協組織應當充分發揮聯系廣泛、位置超脫的優勢,深入基層摸實情,拓寬渠道察民意,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反映最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視察、提案、建議等形式,向縣委政府講實話、報真情、建忠言。
    二要出實招。為全縣中心工作獻良策、出實招,縣政協責無旁貸。議政議到點子上,建言建在關鍵處。盲目建言、隨意建言或者不負責任的建言,都會使政協的形象和威信大打折扣,從而影響政協的整體水平。要堅持先立論、后建言的原則。調研報告、重要提案和建議案,從選題策劃、調查研究、分析論證,到得到結論、提出建議,都應當站在立論的高度來思考。具體講,七屆政協要緊緊圍繞打造茶葉、旅游兩張名片,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培育和城鎮建設三大重點,突出湖北名優茶核心板塊建設,三峽地區生態旅游精品景區建設和鄂西南山區綠色農產品集散地發展等課題,深入調查,反復論證,從實而議,順時而謀,仔細推敲,精心錘煉,反復修改,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使建言立論對全縣經濟建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三要使實勁。縣政協組織不要在有位無位上去爭論,要沉下心來,謀劃有所作為的問題。要真抓實干,出實力、使實勁,做到有位更有為。要避虛就實,虛功實做,帶領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立足本職建功立業,以實際行動和突出業績,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履行職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關鍵在服務第一要務咬重點
    就五峰而言,又好又快地發展是富民強縣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所在。五峰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只有抓住了發展、抓緊了發展、抓好了發展,始終把善謀發展之策作為“第一要務”,在思想上突出“第一要務”,工作上體現“第一要務”,實踐“第一要務”,政協才算有所作為。

    第一、集智聚力謀發展。首先,要激活“人才庫”。政協是“人才庫”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七屆政協,有委員156名,其中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經濟工作、社會科學的同志占大多數,這么重要的人才資源如果閑置起來做擺設,政協失職事小,浪費資源事大。政協是個協商機構,既沒有決策權、也沒有行政權,靠什么把他們凝聚起來,激活人才庫?我看主要靠政協多年積淀的親和力。要通過全會、各種調研視察活動及領導走訪、交心談心等時刻與他們保持聯系和溝通。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把政協當作自己的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自覺圍繞全縣發展大計想主意、出點子。要通過政協七屆委員會的努力,讓156名委員和12名機關干部充分展示才干,力爭個個都能拿出“金剛鉆”,攬上“瓷器活”。其次,發揮政協位置超脫、聯系廣泛的優勢,倡導政協委員廣交朋友,凝聚更多有識之士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幾何效應張大“人才庫”的輻射效能,從而更廣泛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最后,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下的大團結、大聯合,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引導全縣人民立足崗位,把意志和智慧凝聚到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和諧社會上來,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局面。

    第二、圍繞發展議大事。協商議政,不是事無巨細,更不得隨意行事。要圍繞構建綠色五峰這篇大文章,緊扣全縣交通建設、水電開發、投資環境、旅游產業、農業產業化等重點,提出有含金量的建議,使議政成果轉化為對五峰發展有利、決策有用的生產力。
    一是議政主題鮮明。無論是全委會議集中協商、主席會議重點協商,還是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都要主題鮮明。要尤其重視每年一次的全委會議,認真聽取和協商討論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的重要講話,聽取和協商政府工作報告及計劃、財政等報告,舉行大會發言和專題討論,同縣委政府共商大事,使議政與縣委政府同振共鳴。
    二是議政針對大事。要針對縣委政府有要求,人民群眾有呼聲的課題,把議政的重點放在求精、求深、求實上。不論是調研報告也好,還是建議也好,都要有真知灼見,能夠引起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六屆政協中,諸如加快旅游交通建設、加快電力通道建設、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等60多條建議,都被縣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采納,就是因為我們抓住了縣委政府關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這些大事。
    三是議政要超前。要繼續堅持重大問題先協商后決策,安排重要人事先協商后決定,出臺重大政策先協商后通過的“三先三后”原則。議政獻策在縣委政府決策之前,不當“事后諸葛亮”。

    第三、民主監督動真格。民主監督的目的在于推動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于維護和協助執政黨進一步提高執政能力,在于實踐和捍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縣政協頭頂“尚方寶劍”,要敢于監督,善于監督。
    一是對個案監督具體化。要完善信息網絡,廣辟信息來源,為縣委政府了解民情、傾聽民聲、收集民意、集中民智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渠道。《社情民意專報》要繼續堅持督大放小、大事必報、該報則報、一事一報,避免泛泛監督、多而不力的現象,確保收到有督必果的實效。
    二是對行業部門監督透明化。要進一步加大對行業部門的行風評議、監督力度,繼續開展百名委員評行風活動。堅持三公開原則,在監督過程中,以事實說話,讓結果透明。以公正形象引導更多的部門和單位聘請政協委員擔任行風政風監督員。
    三是對提案督辦加大力度。要繼續爭取縣委政府重視提案督辦工作,繼續推行“政協主席督促書記縣長、書記縣長督辦承辦單位”的雙督模式。堅持提案辦理“四不放過”。即:“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能解決而沒解決的不放過;不作調查研究,以答辯代答復的不放過;文字粗糙,態度生硬,避實就虛的不放過;政協委員對答復和落實不滿意,又不重新辦理的不放過”。積極開展“回頭問效”督提案落實,實現提案“提得好”與“辦得好”、“落實好”的統一。

    三、履行職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突破在創新中打造“亮點”
    第一、在思想觀念上更新。
    一是弘揚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當前,社會上乃至政協機關也有人認為,被安排到政協工作就是“船到碼頭車到站”了,就可以“歇口氣”了。這些都是要不得的。實質上,政協工作也是黨的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在政協工作同樣光榮,同樣可以大有作為。關鍵是要把握自己,牢固樹立“樸實誠信、艱苦奮斗”的五峰精神,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二是樹“親民”意識。政協是黨、政、民的橋梁和紐帶,要在感情上把群眾當主人,工作上為群眾做仆人,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淡看個人名利得失。以服務為民為根本宗旨,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三是注重“修德”。政協作為四大家之一,要高度重視在黨和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政協組織中的中共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員的身份,不法之言不說,不義之財不取,不凈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做一個口、手、腳、心都干凈的人;要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始、慎微,不向組織要官要權,不與人民爭名爭利,真正做到有骨氣而無傲氣,有正氣而無霸氣,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干。堅持履職為公,參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創新監督手段優化軟環境。由于民主監督的內容、對象、方式和效力,一直缺乏明確的界定,使民主監督成為政協三大職能中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我們要從進一步優化發展軟環境的高度,創新監督手段,開展行風評議“回頭問效”。在總結百名委員評行風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全縣發展軟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商縣紀委監察部門,每年選擇1-2個行評回頭看合格單位開展“回頭問效”。重點調查走訪管理相對人,尤其是外來投資商。摸到實情,找到癥結,對存在影響軟環境的重大問題向縣委政府專報,督促整改。此外,還要進一步創新更多管用的監督手段,更有效地履行民主監督職能,進一步營造和優化全縣發展軟環境。

    第三、在規范化建設上創新。一是創新常委會例會制度。在常委會會議協商討論重大課題時,邀請2—3名委員列席,邀請1—2名群眾旁聽,常委會工作讓委員了解,政協工作讓群眾知曉,營造利于彰顯政協職能的良好氛圍。二是創新委員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委員管理辦法,用制度管理委員;用各類活動激發委員履行職能的熱情,倡議全體委員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一位委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活動,寫一份有質量的提案,反映一條有價值的社情民意,提出一條有價值的建議,至少為群眾辦一件實事。更好地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總之,只要我們縣政協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決定》,圍繞中心扣住了基點、服務第一要務咬住了重點,突破創新打造出了亮點,履行職能弦滿弓,就會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我們有信心和決心,通過七屆政協的共同努力,邁入全國先進基層政協組織的行列。